|
多肉植物手记39~白闪冠
|
|
|
银白色毛皮大衣 这株该怎么形容哩?绕着的银狐毛皮、刚出生的小海豹、冰箱里的结霜,还是冬晨叶上冰霜。我想我词穷了也道不尽她的特色,她就是一株那么奇妙的多肉植物—「白闪冠」。在今年初于某单位的温室里见到她时,就很想也能拥有,尤其当天拍照时才刚撒过水,水珠在附着在叶片绒毛上的模样,实在美丽极了!终于在日前买到,可惜还是株羽翼未丰(谜之音:是毛皮未丰吧?)的小苗,和下面照片中福态饱满的成株不能相比,单是毛量就差太多。这是一株杂交种的石莲类多肉植物,与由前几篇所贴的「锦晃星」作母本所杂交育成的。锦晃星那篇一贴,害得网友Silian 迷糊了,真抱歉哩! 我之前说过要认这些植物的名字原本就很困难,同一种,在不同的光线、温度环境,以不同的照顾方式(施肥与浇水频度),就会长成有点不一样的样貌。尤其在原本就有型态相近的种类中,更增加辨识的困难。以锦晃星与今天要介 绍白闪冠来说,相似的种类就将近十种之多。叶色红一点、白一点;毛长一点、短一点;叶子弯一点、直一点、肥一点、瘦一点、宽一点、窄一点。那么多的「一点」加起来,保证愈分愈糊涂。这篇所贴的白闪冠照片就是拍自不同株与不同季节,对照前一篇的「纽伦堡珍珠」,相信爱花人应该可以揣摩我想表达的意思。而且网路发达,有时人们未将图片与名称细查就放上网路,造成用名字查询时,同一名字会有好几种的照片,或是好几种都是同一名字,简直就是乱到不行。单是原种就这样了,别忘了还有一堆杂交种哩@@! 锦晃星那篇就花了不少时间整理比对,资料来源除了几个欧洲主要景天科的网页之外(如http://www.crassulaceae.com/、International Crassulaceae Network),还有几个日本多肉植物网站及很专业的玩家部落格。当然,手上的诚文堂新光社的「世界の多肉植物」以及出版很久的「多肉植物マニアのための栽培専科」以及「日本多肉植物の会」期刊「サキュレント」也差不多翻遍了,现在就将整理结果分享: 石莲属叶片有绒毛相关原种 Echeveria pulvinata 锦晃星 1.2. 叶片数少,叶片弯曲肥厚,叶缘红色。 Echeveria setosa 锦司晃 1.2. 叶片数多,排列为均整莲座形。叶形尖且细,叶片绒毛粗长,分布密度稀疏。 Echeveria harmsii 花司(锦の司) 1.2. 叶片数少,叶身近茎部窄,绒毛细短较不明显。花朵数少,每开花茎只1~2朵花。 Echeveria leucotricha 白兔耳 1.2. 叶片厚长,叶身弯曲,绒毛致密细短,叶尖端有褐色斑。 石莲属叶片有绒毛的杂交种 Echeveria cv. Pulv-oliver ? 1.2. 锦晃星Echeveria pulvinata 与花司Echeveria harmsii 的杂交种,现阶段查询结果与锦晃星无法分别。 Echeveria cv. Set-oliver 红辉炎 1.2. 锦司晃Echeveria setosa 与花司Echeveria harmsii 的杂交种,植株为类似种中最小型,叶片较窄、尖,叶身较直。 Echeveria cv. Doris Taylor 桃瑞斯泰勒2.(点进去照片左边是桃瑞斯泰勒,右边是白闪冠) 锦晃星的一个叶片较红的品种Echeveria pulvinata cv. Ruby 与锦司晃Echeveria setosa 的杂交种,叶片匙型,叶尖比白闪冠尖,绒毛致密,全株白色。为育种者纪念妻子而命名。 Echeveria cv. Bombycina 白闪冠 同样由锦晃星Echeveria pulvinata 与锦司晃Echeveria setosa 杂交,是桃瑞斯泰勒的姊妹株。叶片为同类植物中最肥厚者,毛的质感最蓬松粗糙。 没图没真相,我也只拍过其中几种。有需要的爱花人可以点名字旁的数字,连结至外国网站看个究竟。这样大致整理,也只是我目前所能搜集到资料,分析整理后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正确无误,请爱花人谅察。如要认真研究,则需要至美国、墨西哥、德国、法国等地植物园的标本馆取得标本进行比对,这是我能力所未及的=.=,所以就先这样喽~ 白闪冠 学名:Echeveria cv. Bombycina 英名:Bombycina Echeveria 日名:ハクセンカン(白闪冠)、ボムビキナ、ボンビシーナ 简介:景天科石莲属的人工杂交种,使用Echeveria setosa 与Echeveria pulvinata 杂交育成。叶片与茎部多肉化,茎部短缩粗壮。匙形叶片肥厚,叶尖圆钝,尖端常枯黄。全株具有绒毛,叶片上白色绒毛长度可达0.2mm。冬春季开花,总状花序自叶腋伸出,花朵钟形橘黄色。繁殖采用叶插、茎插与胴切法。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