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勐海西定乡:种植铁皮石斛收益大
|
|
|
本网讯 雨过天晴,最佳采茶期大约在一个月后就要再次到来,勐海县西定乡曼佤村委会贺松寨的茶地里,一些茶树已经冒出了鲜嫩的芽尖。乍看,这里的茶地和其他地方的茶地并没有什么不同,细看,就会发现,茶树上附生着铁皮石斛。本来以为是野生的,一问才知道,原来都是人工仿野生种植的。 在6.73亩茶园里,村民阿追正在细心查看他家的茶树仿野生铁皮石斛生长情况,这6亩多茶地正是阿追的试验基地。2010年初,阿追第一个做起了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本来还犹豫,谁都不敢种,一想熊老板都免费给我们种苗,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去年,阿追家靠这种在茶树上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第一批采摘,每亩收入7000多元,预计今年的收入每亩要超过一万元。 阿追口中的熊老板,就是西双版纳银海福林铁皮石斛有限公司董事长熊书银。通过多年实践、摸索、钻研,熊书银掌握了一套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技术,并加以推广应用。“铁皮石斛是附生在茶树枝干表面,轻轻一提就拔下来了,并不像其它寄生植物会深入到寄生母体里面,所以这样种植对茶树根本没有任何影响。”熊书银介绍,在当地政府、林业局、农业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公司采取基地+农户的模式,为农户免费提供种苗,每亩投入4万余元,并且不作为垫付资金在农户的收入中扣除。 贺松寨海拔1600米,年均气温20℃,年均降水1800毫米,非常适合经济价值较高的紫皮铁皮石斛生长。“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原材料,才能保证较好的产品质量,有机食品不是在包装纸上打上几个字那么简单,是要从产品上真正做到有机。”熊书银认为自己的种植方式是完全回归原生态,茶树不打农药,既保证了茶的质量,也保证了铁皮石斛的有机无公害。 经过两年的试验发展,村民们从阿追身上看到了致富的新门路。目前,贺松寨已有60户开始发展仿野生铁皮石斛种植,一到两年即可收获。目前,贺松寨已经发展起了200多亩仿野生铁皮石斛种植,在近3年内,熊书银的公司预计在这里发展到2000亩。村里正在积极组建合作社,到时候的收益按照农户占50%,合作社占5%,公司占45%的比例来分配。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