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陵石斛种植形成亿元大产业
|
|
|
把小小石斛培育成亿元产业,云南省龙陵县是如何做到的呢?
龙陵县位于云南省西部,石斛资源丰富,现有野生石斛分布面积3万亩。到2011年底,龙陵县石斛种植总面积达173.5万平方米,种植户6000多户,石斛鲜条产量600吨以上,实现产值1.2亿元。
近几年,龙陵县委、县政府把石斛产业作为农业“422”工程中的一项亿元产业来培植,不断完善政策措施,逐年加大对石斛产业的扶持力度,有力推动了石斛产业的快速发展。
2008年,龙陵县投入无偿扶持资金106万元,对集约化栽培50平方米以上的种植户,每平方米给予补助45元;2009年和2010年,共争取到各类扶贫贴息贷款8815万元用于发展石斛产业。2008年计划新植2万平方米,实际种植8.42万平方米;2009年计划新植15万平方米,实际种植23.34万平方米;2010年计划新植20万平方米,实际种植39.35万平方米;到2012年,发展面积达到2008年以前全县种植面积的7倍。
为搭建产业平台,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龙陵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成立石斛协会和石斛专业合作社。2008年7月,龙陵成立了县石斛协会,并下设10个分会,现有会员3000多名。同时,相继组建了兆丰、永丰、万金、富民4个石斛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385名,合作社注册资金达3251万元。龙陵县因此构建了“协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了由县协会抓分会、分会抓合作社、合作社抓农户的四级服务网络,促进了资源的优化和配置,推动了石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龙陵县石斛协会结合实际,制定了龙陵紫皮石斛地方标准,通过云南省和保山市的相关专家评审认证,并经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9年6月发布,当年10月实施。产品地方标准涵盖了石斛种植的各个环节,使石斛从产地环境到生产加工有了一套成熟的栽培管理和生产技术规范,把石斛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龙陵县石斛产业逐步走向规范化。
2009年,龙陵县与云南省中医学院合作开展龙陵紫皮石斛化学成分研究、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药理药效的研究,目前项目研究成果已提交。龙陵县科技局和林业局共同组织编制了《龙陵县紫皮石斛栽培技术》,为农民石斛种植提供指导。
2011年7月,龙陵县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签订了龙陵紫皮石斛有效成分、药理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合作项目,力争在2016年使龙陵紫皮石斛进入《国家药典》。目前,相关准备工作正有序开展。
亿元大产业形成了,龙陵县又明确了下一步石斛发展的目标,力争把龙陵打造成为全国石斛产业的产量中心、质量中心和价格中心,力争用5年时间,使全县石斛集约化栽培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石斛鲜条年产量5000吨以上,实现总产值15亿元以上。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