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不是红梅别是春
 |  
                                                |  |  |  
                                                | 
 
 
 不是红梅别是春
 
 岁末天寒,众芳萎绝。唯有蜡梅“破腊惊春意,凌寒试晓妆”,冻蕊含
 香,幽姿着意,独步花坛,“不是红梅别是春”。
 蜡梅原名黄梅。在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国曾写有《黄梅花》诗:“瘐
 岭时开媚雪霜,梁园春色占中央。莫教莺过毛无色,已觉蜂归蜡有香。弄月
 似浮金屑水,飘风如舞*尘场。何人剩着栽培力,太液池边想菊裳。”全诗着
 笔于一个“黄”字。莺毛、蜂蜡、金屑、*尘,皆为突出黄色。末句出典于
 晋人葛洪的《西京杂记》。其卷一记载:“始元元年,黄鹄下太液池。上为歌
 日:“黄鹄兮下建章,羽肃肃兮行跄跄,金为衣兮菊为裳。”太液池为汉武帝
 所建宫苑水池。汉昭帝刘弗陵朝,有黄鹄飞至太液池,昭帝为之作歌。王诗
 引用此典,也是以黄鹄、金衣、菊裳比喻黄梅。
 至清代,仍有人称蜡梅为黄梅。如清经学家孙星衍的《黄梅次韵》:“密
 缀枝头半展时,才过小雪是花期。先春正色霜难压,晚岁寒香菊未知。落叶
 有情同抱树,夕阳无限在高枝。两行金粉平分处,却笑江梅破萼迟。”所谓
 “正色”,指纯正之色。全句的意思是:蜡梅吐蕊于春前,其色纯正无邪,
 冰霜难压。高枝夕阳,两行金粉,也是烘托黄梅之色。
 黄梅改名蜡梅,据传缘于诗人苏东坡和黄山谷。南宋诗人王十朋在《点
 绎唇》词中写道:“腊换梅姿,天然香韵初非俗。蝶驰蜂逐,蜜在花梢熟。
 岩壑深藏,几载甘幽独。因坡谷,一标题目,高价掀兰菊。”“坡谷”即指苏、
 黄。词意是:蜡梅经苏东坡和黄山谷标名后,大大抬高了身价,成为名压兰
 菊的花中魁首了。
 蜡梅自命名后,人们以蜡喻花,以花喻蜡,吟之于诗计,赋之于词章,
 美不胜收。如苏轼句:“开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蜜蜂采花作黄
 蜡,取蜡为花亦其物。”陈与义句:“家家融蜡作杏蒂,岁岁逢梅是蜡花。世
 间真伪非两法,映日细看真是蜡。”还有如杨万里句:“来从真蜡国,自号小
 黄香。”王十朋句:“蝶采花成蜡,还将蜡染花”。这些诗着笔于蜡,落笔于
 花,是花是蜡,使人真伪难辩。曲尽妙处,写得贴切生动,发人情趣,增人
 兴味。
 蜡梅词颇多。宋人赵师侠一首《浪淘沙·蜡梅》较有特色。“娇额尚涂
 黄,不入时妆。十分轻脆奈风霜。几度细腰寻得蜜,错认蜂房,东阁久凄凉。
 江路悠长。休将颜色较芬芳。无奈世间真若伪,赖有幽香。”直是言情,非
 复赋物,使人感慨系之。
 
 
 
 |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