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刁柏
|
|
|
石刁柏(asparagus) 百合科(Liliaceae)天门冬属中能形成嫩茎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学名Asparag us officinalis L.,染色体数2n=2x=20。每100g嫩茎中含蛋白质约1.8g、碳水化合物2. 5g及各种维生素,还含有较多天门冬酰胺、天门冬氨酸及其他多种甾体皂甙物质,对心 血管病、水肿、膀胱炎等有疗效,天门冬酰胺酸能治疗白血病。别名芒笋。 起源与分布:原产于地中海东岸及小亚细亚。至今欧洲、亚洲大陆及北非草原和河 谷地带仍有野生种。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公元前234-前149年古罗马文献中有记 载,17世纪传入美洲,18世纪末传入日本。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今世界各国都有栽培 ,以美国最多,中国台湾省栽培较多,80年代以来其它省、区迅速推广。其罐头出口量 占世界贸易量的70%以上。 植物学性状:须根系,不定根由根状茎节发生,形成肉质根,多数分布在距地表 30cm的土层内,寿命长,起固土和贮藏养分作用。肉质根又发生须根吸收养分。根状茎 短缩,多水平生长。当分枝密集后,新生分枝向上生长,使根盘上升。根状茎节上有鳞 片状叶包着,并有鳞芽。根状茎的分枝先端鳞芽多聚生,称“鳞芽群”。鳞芽萌发形成 地上茎,高150-200cm,分枝多,为变态枝,簇生,针状,称“拟叶”;真叶退化为膜状 鳞片。花小,钟形,雌雄异株,比例为1:1。雌花绿白色,雄花淡黄色,虫媒花,偶有 两性花。浆果球形,幼果绿色,成熟果赤色,心室3,每室内含1-2粒黑色种子,千粒重 20g左右。 类型与品种:按嫩茎抽生早晚分早、中、晚三类。早熟类型嫩茎多而细,晚熟类 型嫩茎少而粗。中国品种多引自欧、美洲,如早年引入百美、晚生阿祥台等,近年由美 国加利福尼亚州引入的玛丽华盛顿、玛丽华盛顿500号、玛丽华盛顿500W、加州309(Uc 309)、加州72、加州157等。 生长发育和嫩茎形成:石刁柏种子发芽始温为5℃,适温25-30℃。用种子繁殖后可 连续生长10年以上,冬季寒冷地区地上部枯萎,根状茎和肉质根进入休眠期越冬;冬季 温暖地区,休眠期不明显。休眠期间耐低温。春季地温回升到5℃以上时,鳞芽萌动;1 0℃以上嫩茎开始伸长;15-17℃最适嫩茎形成;25℃以上嫩茎细弱、鳞片开散、组织老 化,30℃伸长最快;35-37℃又受抑制。每年萌生新茎2-3次或更多。一般以春季萌生的 嫩茎食用,其生长依靠根中前一年的贮藏养分供应。嫩茎生长和产量形成与前一年成茎 数、枝叶的繁茂程度成正相关。随植株年龄增长,发生的嫩茎数和产量逐年增多。随着 根状茎不断发枝,株丛发育趋向衰败,地上茎日益细小,嫩茎产量和质量也逐渐下降, 一般定值后的4-10年为盛产期。温暖地区盛产期提前,但寿命也短。 雌株高大,茎粗,分枝部位高,枝叶稀疏,发生茎数少,产量低,寿命短。雄株矮 小,茎细,分枝部位低,枝繁叶茂,茎数多,春季嫩茎发生早,产量较雌株高25%以上。
石刁柏耐寒、耐热,最适宜夏季温暖冬季冷凉的地区种植。喜充足阳光,空气干燥 的气候,适pH值为6-6.7的土壤,能耐轻度盐碱。 栽培技术:宜选地下水位低,排水好,土层深厚、疏松保水的肥沃壤土或沙壤土。 忌连作。一般用种子播种,育苗移栽。也可直播或分株繁殖。生长季节短的地区,土温 10℃以上时尽早播种;生长季长年,以给幼苗5个月的有效生育期的标准确定播种期,但 要避免雨季和高温期播种,要求育成具有鳞芽群的根状茎和15条以上肉质根的一年生苗 才能定值。采用新种子播种,因种皮革质,吸水发芽困难,需在30℃水中浸种2-3天,催 芽后按行株距30×10cm点播,覆盖细土2cm。出苗前需覆草保温保湿。幼苗于晚秋初冬或 早春萌芽前定植。也可在苗株高20-30cm时于生长季节带土定植。如以培土软化栽培为目 的,株行距180-200×40cm;以绿色嫩茎栽培的,株行距150×40cm。干旱地区多用平畦 ,并深施多量腐熟厩肥和磷肥。酸性土需施石灰。植株生长期间中耕除草宜浅,免伤肉 质根。定植初年需加强肥水管理。采收培土前施催芽肥,采收结束施复壮肥。亩产嫩茎 400kg约需氮7kg、磷1.8kg、钾6.2kg。石刁柏耐旱不耐湿,湿润多雨地区或季节须排水 。冬季进行清园,防病害蔓延。 采收软化嫩茎(白芦笋)者,须在嫩茎出土前培土成垄(土厚25-30cm)。初春,见 垄土表面出现裂纹嫩茎顶土,于清晨扒垄采收。采收初年可持续收获20-30天;成年期可 持续收获60-80天。生长季短的地区,应留给植株90天以上恢复生长。采收结束后平土垄 。采收绿嫩茎者不必培土,当嫩茎24-27cm,顶部鳞片未开散时收割。若留母茎采收藏者 ,需先留2-5支嫩茎任其生长,随后采收其他嫩茎。 多用无性繁殖法建立采种圃。目前也开始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行无性快速繁殖。采种 圃中雌雄株配比为10-15:1。利用两性雄株自交,获得同性雄株及同质雌株,再杂交可 获得性状一致的一代全雄杂种。70年代已用花药花粉组织培养技术直接得到同质雄株和 雌株,并联选育出一代全雄杂种。 秋季果实呈赤红色时采摘,去果皮、果肉,晒干种子贮藏。 病虫害及防治:主要病害有茎枯病和锈病。茎枯病(Phomopsis asparagi)真菌病 。茎上形成的纺锤形、淡褐至黄白色略凹陷的病斑,其上生许多小黑点(分生孢子器) ,温暖多雨发病重。锈病(Puccinia asparagi)为真菌病。茎叶上形成锈斑,致使茎叶 枯死。宜合理施肥,忌偏施氮肥;喷洒波尔多液、代森铵、甲基托布津、敌菌丹、百菌 清等杀菌剂。虫害主要有地老虎、斜纹夜蛾等。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