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花【产地与分布】 【 形态特征 】
|
|
|
兰花 产地与分布|形态特征|变种品种|习性|播种|繁殖|栽培|育种|应用
学名 Cymbidium spp.
别名 山兰、幽兰、芝兰 科属 兰科、兰属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宙时有蝶飞来。”古人这 首咏兰诗, 对兰花作了生动的描述。兰花原产我国。它是一种姿态秀美,芳香强郁的珍贵花卉。古人 誉为“香祖”、“天下第一香”,也有人说:“兰之香盖一国,可称国香”。2000多年前 的孔于曾这样赞美过兰花:“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更表达了兰花的骄傲性 格和刚毅的气质。的确 ,兰花有其浓厚的文学色彩和民族特色,人们历来把它看作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 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用以题 诗作画,风韵尤绝。因而,它被评为中国 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可谓当之无愧。 【产地与分布】 兰花由于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每类兰花部分布在一定的区域以内。我国 地处 温带和亚热带,更是兰属植物分布的中心。但其他如日本、朝鲜、东南亚至印度、尼泊尔 等地, 也都有少量的分布。附生兰以分布在热带、亚热带为主,它们以花大色艳著称; 地生兰以分布在 温带为主,则以幽香秀姿取胜。 在我国,兰的分布以东南、西南地区为多。
春兰和惠兰较为耐寒,分布靠北。诸凡沥、苏、皖、 赣、湘、鄂、川、滇、蘸、黔 等省、自治区及台湾等地都有分布,尤推浙江、江苏兰慧品种最多。他 如甘、陕、豫、 留、闽也有少量分布。寒兰、台兰、兔耳兰等则分布偏南,主要在湘、赣、闽、 浙、台、滇、粤等地。建兰、墨兰耐寒力较弱,所以自然分布仅限于福建、两广、云南与 浙江南部 及台湾省,虎头兰、黄蝉等只在川、滇、藏、黔,两广及闽、台等温暖地区才 有分布。其他如冬风 兰、多花兰等分布于海南岛。在云南、西藏还发现独占春、短叶虎 头、大雪兰等。
【 形态特征 】
兰花是一类地生或附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形态、构造上变化甚大。
一、根 兰花的根是丛生须根,粗壮肥大,肉质,分枝较少,间或从须根上生出分节 支根,概无根毛。 最外层为根皮组织,内为皮层组织。皮层细胞较发达,有菌根与之共 生。健壮的伏盆 兰根都呈亚白色,幼根则呈傲白色;但如果根裸露泥外,由于受湿度的影响,又呈青绿色 或暗灰 色。
二、茎 兰花的茎有两种形式:一是报茎。就是在根、叶相接处常有一膨大多节的假 球茎(PscudobuIb) (俗称“芦头”或“蒲头”),其形式随种类而有不同,有球形、柱形 等。假球茎通常向上生长,全 露或微露泥面外,外面由绿色叶片包覆。至三、五年后衰老时,叶片逐渐萎缩。假球茎储 藏养分和 水分,花芽和叶芽都生在假球茎之上,即使进入衰老期,仍然有衍生新球茎的 能力。兰花的另一’ 种茎是花茎,别称花苇或花梗,其外围着生花和数层苞叶。
三、叶 兰花的叶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从假球茎抽生的寻常叶,呈带形或线形,全 缘或具纫锯齿,具 平行脉,革质,叶面多呈暗绿色,叶背较淡,如春兰、惠兰等是。有 的则呈椭圆形或披针形,较 宽阔,有长柄,如兔耳兰等。叶的姿态通常有直立、半直立、垂软、扭卷、肥环等类型, 往往被 作为人为分类的标准之一。兰叶自假球茎抽出,常簇生成束,每束有3-7片不等, 也有在7片以 上的,俗称“一筒”。兰叶的另一种形式,就是着生在花茎上的变态叶。它退化成膜质的 鳞片状,基 部鞘形,称为苞叶(俗称“壳”)。苞叶有硬角质或软膜状的,大小、宽窄、 色彩变化都与瓣形有 关。
四、花 兰花单生或由多数花柄长短赂等的花着生在花梗上,排成总状花序。花被共 有6瓣,分内外 两圈排列:外三瓣为萼,主瓣(或中萼)、副瓣(或副萼,俗称“肩”)的形 状基本相似。内三瓣为花 瓣,上侧两瓣同形,平行直立,俗称“捧”或“捧心”;下方一瓣较上侧的两瓣大,有种 种形状,称 “唇瓣”或‘‘舌”;上面散布红、紫红斑点的称“彩瓣”;白、纯绿或微 黄而无斑点的称“素瓣”。兰 花为两性花。在两捧中间有一柱状物,俗称“鼻”,是茁藏香气的部分;鼻的顶端有着生 粘韧的花粉 粒的雄蕊l-3枚,与花核结合。花药无柄。花粉粒结成花粉块,即“胚茎”, 其基部有胶粘盘。 雄蕊由3枚结合的心皮组成,子房下位,侧膜胎座,胎座内含多数倒生的胚珠。雌蕊花柱 长,直 立,枝头内凹,且有粘液,常由埠、娥类作传粉媒介。
五、果实 兰花的雌蕊受精后,于房逐渐膨大而成绿色棍棒物,荫果呈三角或六角形 ,俗称“兰苏”。果 实成熟后转黑褐色,并在每一果瓣平面中央的果脊拄自强果顶端弹 开,呈倒锥形裂缝,以便种子 散出。
六、种子 兰花种子微小如粉末状,每个茹果常含种子数万至数十万粒之多。一般呈 纺锤形,每粒仅 0.3-0.5微毫克,无胚乳,只有一个简单发育不全的胚,外包种皮。胚内 少含养分,而含较多的 脂肪物。由于种皮有很大的浮力和抗湿能力,故又能随水传播而 不受影响。 种、变种及品种 全世界的兰科植物约有700属,计2万种以上。其中可供栽培的约有2000 种, 而兰属则有40-50种左右,分布在我国约有20个种。由于生态不同,大致可分为地生 兰、附生兰 和腐生兰三类。我国传统栽培的兰花是属于兰属的几种地生兰,即通常所指 的“中国兰”。
从园林观赏角度看,中国兰主要有以下四大类:
一、春季开花类
(一)春兰 俗称草兰或山兰。花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花单生,少有双生。苞片色彩 有白绿、绿、紫红、朱 砂等,花色以黄绿、嫩绿为多,也有近白色的,其香清烈。品种 很多,通常以花瓣(花被片)的形 状,分为以下5个类型: 1.梅花瓣型:花萼先端因而带肉质,近花梗部稍狭窄。花瓣短而起兜。有时两瓣相连或 相并 在一起,微带白边,舌瓣直伸,先端圆或尖,隐藏在花瓣内或赂伸出。有‘宋梅’ 、‘西神梅’、‘集 圆’、‘万字’等品种o 2.水仙瓣型:花弯中部阔,萼先端赂带尖,或呈圆形。花瓣短而起兜,舌瓣稍外伸或微 卷。有 ‘翠一尉、‘龙字’、征字’、‘水仙大富贵’等品种o 3.荷花瓣型:花萼长阔 几乎相等,萼先端因而阔,并起兜,极少见。常见的花萼较长,萼片厚, 带肉质。花瓣椭圆形,稍分离,舌瓣大而下垂,常向内卷。有‘绿云’、‘郑同荷’、‘ 翠盖荷’等品种。 4.蝴蝶瓣型:中部向上的花瓣前伸,两例外瓣稍向后翻,舌瓣大而卷 ,上有紫红点。,有‘迎 春蝶’、‘和合蝶’、‘小蝴蝶’、‘笑蝶’等品种。 5.素心瓣型:舌瓣无紫红斑点,而呈纯白、白绿或淡黄色。内外瓣均为翠绿色。有‘文 团素’、 ‘月佩素’、‘张荷素’、‘玉佩素’等品种。
(二)春箭 花常着生两朵或数朵,花革挺拔,有香味。花色一艇为黄绿色,也有呈微 白的,称“素心”。有 ‘春剑素’、‘绿狩’等品种。
二、夏季开花类
(一)惠兰 又名夏兰、九节兰。 花期4-5月。花苞有短、长两种类型,着花5-13朵, 淡黄色,也有嫩绿、淡紫等色。唇瓣绿 白,并有红、紫斑点,花香。本类品种按苞叶可 分为赤壳、绿壳、赤绿壳等。按花被瓣又有梅花瓣、荷花瓣、水仙辨、蝴蝶瓣、素心瓣之 别。 (二)台兰 又名金棱边、蒲兰。 花期4-5月。花茎比叶短,斜出,着花15-20朵,不香。花形整齐, 外 轮花瓣狭长椭圆形,赤褐色;内轮花瓣边缘锵黄色。 三、秋季开花类 (一)建兰 又名 秋兰。花茎稍短于叶片,着花6-12朵。花期通常分两次:第 一次7月下旬至8月上旬左右,每梗着花8-9朵;第二次9月上旬至月底,每梗着花2- 3朵。 花淡黄色或白色,香味甚浓。常见的有‘大一白’、‘铁杆素’、‘风尾素’、"永安素 ’、‘龙 岩素’、‘十三太保,等名品。
(二)漳兰 为建兰的著名变型,其叶较建兰稍阔而软,花与建兰相仿。 (三)鱼忱兰 花形似建兰,雪白色。有芳香,秋季开花。
四、冬季开花类 (一)墨兰 又名报岁兰。 花期一般自冬季至早春。花茎高约60厘米 ,着花5一10朵。花瓣多具紫褐条纹,盛开时 花瓣反卷。常见品种有秋花型的‘秋榜’、 ‘秋香’等;报岁型的‘小墨’、‘长汀墨’、 ‘微州里’等;另外还有叶绕镶黄色的,金边墨’和镶白色的‘银边大贡’,都是名种。 (二)寒兰 自冬季至早春(一般10-1月)开花。茎纫,直立,着花5-7朵。花小瓣狭,有 黄 、白、紫、红、青等色,偶有素心种。有香味。目前各地驯化品种很多。。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