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ingiberaceae
|
|
|
单子叶植物纲姜目的 1科。多年生草本,通常有芳 香。具匍匐或块状的根状茎,或有时根的末端膨大呈块 状。叶基生或茎生,通常2行排列,少数螺旋状排列,叶 片通常为披针形或椭圆形,有叶柄或无,具叶鞘及叶舌。 花单生或组成穗状,总状、头状或圆锥花序,生于具叶 的茎上或单独由根茎发出,通常两性,两侧对称,具苞 片;萼片通常合生成管,一侧开裂及顶端齿裂;花冠美 丽而柔嫩,基部合生成管状,上部具3裂片;退化雄蕊2 或4,其中外轮的2枚称侧生退化雄蕊,呈花瓣状、齿状 或不存在,内轮的2枚联合成一唇瓣,极稀无;发育雄蕊 1枚,花药2室,具药隔附属体或无。子房下位,3室,中 轴胎座,或1室,侧膜胎座,稀基生胎座;胚珠通常多数; 花柱1,丝状,通常经发育雄蕊花丝的槽中由花药室之间 穿出,柱头漏斗状,具缘毛;子房顶部有 2枚形状各异 的蜜腺,或无蜜腺而代之以陷入子房的隔膜腺。果为蒴 果,或肉质不开裂,呈浆果状;种子圆形或有棱角,有 假种皮,胚直,胚乳丰富,白色,坚硬或粉状。染色体 基数□=8~12,14,17,21,25。本科植物含有烯萜类、倍 半烯萜类、黄酮类以及甾体皂苷元等类化合物。约52属 12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以亚洲热带地区的 种类最为繁多,常生于林下阴湿处;中国约有21属近200 种,分布于东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区,以广东、广西和云 南的种类最多。 本科植物中包含有很多著名的药材和香料植物,如 春砂仁、草果(见彩图草果 (Amomun tsao-ko),姜科)、 白豆蔻、姜、姜黄、莪术、郁金等,具有芳香健胃、驱 风活络的功用;还有一些美丽的观赏植物,如姜花、海 南三七、象牙参、闭鞘姜等,可供盆栽或布置于庭园内; 此外□荷的花芽可作蔬菜,姜黄可提取黄色染料,用于 食品工业。 代表植物 郁金 广布于亚洲东南部。中国东南部 至西南部各省区有栽培或野生于林下。姜黄属多年生草 本,株高约 1米;根茎肉质,肥大,内部淡黄色,芳香。 叶基生,叶片长圆形。春季由根茎单独抽出花葶,穗状 花序圆柱形;苞片基部彼此连生呈囊状,内贮粘液,顶 部无花的苞片白色而带淡红,有花的苞片淡绿色;花冠 裂片白色而带粉红;退化雄蕊形状和花冠裂片相似,淡 黄色。本种根端膨大的部分称郁金,供药用,有行气解 郁、破瘀、止痛的功用。块根所含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 姜黄烯、倍半萜烯醇、樟脑、莰烯。 姜花 中国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湖南和台湾 等省区有栽培或野生于林下。印度、越南、马来西亚至 澳大利亚亦有分布。姜花属多年生草本,株高1~2米,具 块状根茎。叶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叶面光滑,叶背 被短柔毛,叶舌膜质。穗状花序顶生,椭圆形,花序轴 被卵圆形、覆瓦状排列的苞片所覆盖,每一苞片内有花 2~3朵;花芬芳,白色;花冠管纤细,裂片 3,披针形, 花中最显著的部分是呈花瓣状的退化雄蕊,称侧生退化 雄蕊和唇瓣。 本种花清香洁白,花期长,栽培于庭园或切花插瓶。 姜 中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区广为栽培。 亚洲热带地区也常见栽培。姜属多年生草本,株高0.5~ 1米。入冬地上部分枯萎;根茎肥厚,多分枝,内部淡黄 色,有芳香及辛辣味。叶片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秋季 自根茎发出长达25厘米的花葶;球果状穗状花序上有覆 瓦状排列的苞片;花冠黄绿色;唇瓣有紫色条纹及淡黄 色斑点。 根茎供药用,能温中祛寒,驱风健胃。一般作烹调 配料或制成酱菜、糖姜,或用作食品香料,制作糕点、饮 料等。根茎所含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莰烯、 水茴香烯、龙脑、构橼醛及桉油精等。辣味成分为姜辣 素、姜烯酮、姜酮的混合物。 □荷 产于中国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江西、 广东、广西和贵州。日本也有分布。生于山谷中阴湿处 或栽培。姜属多年生草本,根茎淡黄色。叶片披针形或 狭长椭圆形。穗状花序自根茎发出,被覆瓦状排列的苞 片;花黄色;唇瓣卵形,3裂,药隔顶端具长1厘米的喙 状附属体。蒴果成熟后开裂为 3瓣;种子黑色,被白色 的假种皮。嫩花序可作蔬菜;根茎能祛风止痛。 山姜 产中国东南部、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区,生于 林下阴湿处。日本也有分布。山姜属,多年生草本,具 横生、分枝的根状茎。叶2~5片。总状花序顶生,花序 轴密生绒毛,毛通常 2朵聚生于花序轴上,花冠裂片长 圆形,唇瓣白色而具红色脉纹,顶端 2裂,边缘具不整 齐缺刻;果球形或椭圆形,被短柔毛,熟时橙红色,顶 端有宿存的萼筒;种子多角形,有樟脑味。果实供药用, 为芳香健胃药,治消化不良、腹痛、呕吐、噫气、慢性 下痢。种子含黄酮类化合物及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 桉油精、樟脑、萜类及棕榈酸等。 白豆蔻 原产于柬埔寨、泰国。中国云南、广东和 海南有少量试种;植于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及阴 湿之处。为豆蔻属植物。多年生丛生草本。叶片卵状披 针形,穗状花序自根茎上发出,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苞片; 花白色;唇瓣椭圆形,中央黄色,内凹,药隔附属体3裂。 蒴果近球形,白色或淡黄色,略具钝3棱,果皮木质,易 开裂为3瓣,种子为不规则的多面体,暗棕色,有芳香味。 果实称白豆蔻或豆蔻,有健胃、行气、镇呕、解酒毒等 功效。种子含挥发油约2.4%,主要成分为石旋龙脑与右 旋樟脑。 草豆蔻 产于中国广东、广西和福建,生于山野间。 为山姜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达 3米。叶片线状披 针形。总状花序顶生,直立,花序轴淡绿色,被粗毛;小 苞片乳白色,蕾时包裹住花蕾;花冠白色;唇瓣三角状 卵形,黄色而有放射状紫红色彩纹,十分美丽。蒴果球 形,熟时金黄色(见图草豆蔻)。种子团供药用,有 祛寒、健脾的功能。内含山姜素及豆蔻素等。 分类 本科分为2亚科、3族。 姜亚科 有48属,叶 2列,叶鞘开放;侧生退化雄 蕊大而呈花瓣状或小,或消失;子房顶部具各式蜜腺,植 物体有芳香味。①姜花族,有18属,重要属有姜花属,50 种,分布于印度至马来西亚、中国、菲律宾及马达加斯 加。其中山柰属,70种,分布于亚洲及非洲热带;凹唇 姜属,约50种,分布于印度至马来西亚、中国、菲律宾; 姜黄属,约5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至澳大利亚北部。②舞 花姜族,有4属,重要属有舞花姜属,100余种,分布于 印度至中国、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③姜族,有26 属,重要属有姜属,108种,分布于亚洲热带至澳大利亚 北部;非洲豆蔻属,50种,分布于非洲热带;豆蔻属,约 150种,分布于印度至澳大利亚;小豆蔻属,2种,产印 度及斯里兰卡,美非山姜属,75种,产美洲及非洲;山 姜属,23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双唇姜属,约50种,产 马来西亚。 闭鞘姜亚科 有4属,叶螺旋状排列,叶鞘闭合,侧 生退化雄蕊无或小而呈齿状;子房顶部无蜜腺,而代之 以陷入子房的隔膜腺;植物体的地上部分无香味。染色 体基数 □=9,稀7~8。重要属有闭鞘姜属,150种,分 布于热带地区,主产美洲热带地区。 近年来有人主张将闭鞘姜亚科提升为闭鞘姜科,将 姜亚科分为 4个族,即将原姜族中除姜属外的其他属分 出成立山姜族。 参考书目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 第16卷第2分册,科学出版社,北京,1981。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