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铜钵村(北纬25"10"41.4",东经116"58"34.9")
大客户客服电话:18950888550(优先)、18950888778; 零售客服电话:18039897890 客服QQ:18039897890
跳过导航链接
未登录 § 更改密码 | 登录  




   风雨送春话梅花 2




    梅花不仅在我国是珍贵花卉,在国外也很受人喜爱,但国外仍以东方栽培较多。日
本的梅是我国传去的,朝鲜也有。日本还有“梅之会”的组织,并出版发行专门刊物
《梅》。到19世纪传人欧洲,本世纪初传入美国,现在世界各国均有栽培,但不及东方
国家之盛。
    梅花相传到现在,已是花繁品茂。据1962年调查,已有230多个品种。主要
分果梅和花梅两大系统。果梅可分青梅、白梅、花梅、乌梅等。花梅以观赏为目的,按
其生长姿态分,有直脚梅类、杏梅类、照水梅类、龙游梅类;按花型花色分,有宫粉型、
红梅型、玉蝶型、朱砂型、绿萼型和洒金型等。其中宫粉型梅最为普遍,品种最多。玉
蝶型别有风韵,绿萼型香味最浓,尤以成都的“金钱绿萼”为好。
    梅的故乡在鄂西、川东。据《本草纲目》引陶弘景的《名医别录》记载:“梅实生
汉中山谷”,而“襄汉川蜀江湖淮岭皆有之”。《花镜》上说:“古梅多著名于吴下、
吴兴、西湖、会稽、四明等处,每多百年老干。”《花镜》在梅的注解中说:四川大渡
河上游的丹巴县内,海拔1900~2000米的山谷地带,雅砻江流域会理县的海拔
1900米的山间,都有野梅生长。广西兴安县山区、江西与广东交界的大庾岭,古代
都是盛产梅的地方。广东增城县的罗浮山,历来以产梅花著称于世,“罗浮”后来就成
了梅花的别名。
    我国是梅的故乡,赏梅胜地很多,江南胜地很多,江南一带尤盛。而天下梅花之盛,
莫过于苏州邓尉山和杭州西湖了。
    苏州邓尉山及其附近山坞,遍植梅树,以梅著称。相传邓尉山因东汉太守邓尉隐居
于此而得名。宋代淳祐年间,有高士查某在山坞大种梅树,后来山民就以种梅为业,越
种越多,以致遍地是梅。据《光福志》载:“邓尉山里植梅为业者,十中有七。”清代
诗人张诚有“望衡千余家,种梅如种谷”的诗。邓尉山附近的玄墓山、弹山、青芝山、
铜井山等,也是千树万树的梅花连成一片。花盛开怒放时,满山盈谷,香气四溢,势若
雪海,以至于清代巡抚宋荦即寓意在司徒庙西的山崖上,写下了“香雪海”三个斗大字,
从此名著吴下。相传乾降皇帝曾先后六次到邓尉山探梅赏景,并六赋《邓尉香雪海歌》
的长诗。在万树梅花掩映的半山腰,有座“闻梅馆”,又称“闻梅轩”。不远处一巨大
岩石上有一“梅花亭”,二者均为赏梅佳处。亭作五角形,铜鹤结顶,屋檐、石柱、石
槛、瓦片均作五出梅花状。整座亭子借喻宋代隐士林和靖“梅妻鹤子”的典故。与周围
梅花融成一体。亭旁,有乾隆皇帝于1751年来邓尉山赏梅时的手书碑刻一块。下得山来,
山下倪巷村昔有清代潘遵祁的“香雪草堂”别墅。内有四梅阁,以宋代杨补之《四梅花
巷》而得名。
    梅开时节,满山皆白,像坠入云海,分不清哪是云哪是花,闪闪银波,在山间流光
溢彩,奇丽无比。移目远眺,山上山下,银海荡漾,红绿相间,弥漫无际。真有“入山
无处不春枝,远近高低路不知”的感觉。“邓尉梅花甲天下”,邓尉探梅,已成为吴地
春游的主要胜地。
    杭州的孤山、灵峰、西泠并称“西湖三大赏梅风景区”。孤山在杭州西湖的里湖与
外湖之间,因四面碧波萦绕、孤峙湖中,故名“孤山”。又因多梅花,也称“梅屿”。
这里在宋代建有西太乙宫,清代康熙、乾隆时曾建有行宫,辛亥革命后改建公园,即今
天的中山公园。孤山北麓有放鹤亭,是赏梅胜地,有诗云:“人们蓬岛是孤山,高阁清
虚类广寒。里外湖光明似镜,有梅花处好凭栏。”灵峰位于杭州西湖西北,晋开运年间,
吴越王在此建鹫峰禅院,北宋治平二年赐名“灵峰,寺后山颠有来鹤亭,与孤山放鹤亭
遥相呼应,也是过去妙高台的旧址。宋苏东坡曾题诗壁上:“灵峰山下宝陀寺,白发东
坡又来到;前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犹记妙高台。”寺院附近有古梅近百株,较别处早开
晚谢。故有“灵峰寻梅”之景。
    要说赏梅还数杭州超山味儿最浓。超山自唐代以来,广植梅林,有“十里梅花香雪
海”之称。更有古梅两株,一唐一宋,闻名江南。每当超山梅开,香雪成海,蔚为壮观,
香风十里,醉入心田,素有“超山之梅天下奇”的美名。如今超山的“唐梅”和“宋
梅”,仍苍劲古朴,姿态奇特。如大明堂内的唐梅,虽是千余年老树,但其冠仍如伞,
老枝扶疏,蓓蕾满枝,似有无限青春活力。在梅林上空,云烟飘渺,远处钱塘江水苍茫,
山水梅林相互辉映。无怪乎近代金石书画家吴昌硕先生与超山梅林结下不解之缘,并作
画题诗:“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
直至84岁高龄,他仍偕子吴东迈、门生王个移等人,手持木杖到超山赏梅。逝世后,
其亲属遵其遗愿,在超山大明堂前香雪坞中筑陵安葬,以永居梅林。
    此外,南京的梅园新村和梅花山,无锡的梅园,上海淀山湖畔的大观园、莘庄公园
等,也都以梅花闻名。
    梅树的寿命都很长,一般可活三五百年,甚至千年以上。世事沧桑,至今犹能保存
下来的古梅,除了杭州超山的那两株“唐梅”和“宋梅”之餐,最早的古梅当推湖北黄
梅县的“江心古寺”遗址处的“晋梅”了。它饱经风霜,树干己成灰黑色,每年大寒开
花,花开满树,整个开花期达冬春两季。还有浙江天台山“国清古寺”的一株“隋梅”,
距今也有13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智凯大师亲手植的。这株隋
梅虽数度枯萎,但如今经人们精心培育,已返老还童,枯木逢春。主干苍老挺拔,四周
嫩枝丛生,几年前树上还结了数千个梅子。清人梁绍王在其所著《两般秋雨庵随笔》中
也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其云:“真州城东十余里淮提庵,有古梅一株,大可蔽牛,五千
并出,相传为宋时物。康熙中,树忽死,垂四十年复活,枝干益繁,花时光照一院。”
清嘉道年间名士阮元题其名曰:返魂梅。梅长寿不足奇,奇的是枯木能逢春。
    所以梅有个特点是,愈老愈显得苍劲挺秀、生意盎然。历来有“老梅花、少牡丹”
之说。
    梅花的香韵一向为人们所倾倒,它浓而不艳、冷而不淡,那疏影横斜的风韵和清雅
宜人的幽香,是其他花卉不能相比的。然而,更为可贵的,还是梅花的精神。梅的铮铮
铁骨、浩然正气,做雪凌霜、独步早春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中华民族之魂。“朔风吹倒
人,古木硬如铁;一花天下春,江山万里雪。”人们把松、竹、梅称作“岁寒三友”,
尊梅、兰、竹、菊为“四君子”,赞赏梅花的高洁、典雅、冷峭、坚贞,视为知友、君
子,梅都是当之无愧的。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所有本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