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剩收芳蕊浮卮酒 2
 |  
                                                |  |  |  
                                                | 
 
 
 到顶点,成为宫廷御制名酒,专供皇室饮用,并常作为珍贵的礼品馈赠亲信臣属。这种
 酒以莲花花蕊为主料,再加入多种中草药材精制而成,色清味醇,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
 补价值,曾被时人誉为"玉液琼浆不能过也"。
 
 北宋,京城(开封)的富贵人家流行喝酴釄酒,此花酒是一种浸渍酒,是采下七分
 开的酴釄花浸泡于酒中制作而成。其方法见载于朱肱《酒经》,据说源于洛阳,故很可
 能隋唐期间已经发明。后来,人们喜用榲桲花取代酴釄花,做成一种味带辛冽的花酒。
 榲桲,又称榠楂、木梨,属于蔷薇科(与酴釄同科,但不同属)落叶乔木,北宋药物学
 家苏颂《图经本草》已经指出它"可以进酒去痰"。在《西湖老人繁胜录》一书中,我们
 又看到有"梅花酒"的记载,这种酒是南宋临安(今杭州)每到夏令时节在街市铺子中常
 售的饮料,至于它与汉代崔寔所介绍的梅花酒有何渊源,就不得而知了。范成大《桂海
 虞衡志》还提到南方桂海(今广西)土俗饮用的一种木槿花酒。
 
 元、明、清三代,除了传统的名品外,花酒的种类更为扩大,如茉莉花、蔷薇花、
 梨花、文鳧花、棣花直至马兰花、芝麻花等等人酒,都有记载,而按明人高濂在《遵生
 八笺》中的说法,"凡一切有香之花",皆可仿照酿酒常法进行制造,这一理论上的认识
 和总结,必有益于开拓人们的视野,促进花酒业的发展。
 
 百花八酿,产生了许多味醇香远、风格特异的美酒,为我国的酒文化也为我国的花
 文化增添了华采的篇章。
 
 ◎梅花酒
 汉崔寔《四民月令》:
 梅花酒,元日服之,却老
 
 ◎桃花酒
 《太清方》:
 三月三日,采桃花酒浸服之,除百病,好颜色。
 
 ◎李花酒
 唐冯贽《云仙杂记》引《叙闻录》:
 酿换骨醪
 宪宗采凤季花酿换骨醪。晋国公平淮西回,黄金瓶恩赐二斗。
 
 ◎松花酒
 明高濂《遵生入笺·饮馔服食笺》:
 松花酒
 三月,取松花如鼠尾者,细挫一升,用绢袋盛之,造酒,熟时,投袋于酒中心,井
 内浸三日,取出,漉酒饮之,其味清香甘美。
 
 ◎榲桲花酒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
 京师贵家,多以酴釄渍酒,独有芬香而已。近年方以榠楂花悬酒中,不惟馥郁可爱
 ,又能使酒味辛冽。始于戚里,外人盖未知也。
 
 ◎酴釄花酒
 宋朱肱《酒经》卷下:
 酴釄酒
 七分开酴釄,摘取头子,去青萼,用沸扬绰过,纽干。浸法:酒一升,经宿,漉去
 花头,匀入九升酒内。此洛中法。
 明孔迩《云蕉馆纪谈》:
 蜀人多以酴釄花作酒,未得其妙,又以竹叶、竹蜜贮筠管中合酿之,十余日开来,
 香闻一室,味极甘美,气更清凉,至今蜀人传其法,号"开襟酒"。
 
 ◎石榴花酒
 清郎廷极《胜饮编》卷九:
 李义山诗:"我为伤心春日醉,不劳君劝石榴花。"盖以榴花酿酒,即为酒名也。
 宋祝穆《方舆胜览》:
 崖州妇人以安石榴花著釜中,经旬即成酒,其味香美。
 
 ◎莲花酒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
 房寿六月……捣莲花,制碧芳酒。
 明高濂《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
 莲花曲
 莲花三斤,白面一百五十两,绿豆三斗,粳米三斗,俱磨为末,川椒八两,如常法
 造踏。
 清徐珂《情稗类钞·饮食类》:
 莲花白
 瀛台种荷万柄,青盘翠盖,一望无涯。孝钦后每令小阉采其蕊,加药料,制为佳酿
 ,名"莲花白",注于瓷器,上盖黄云级袱,以赏亲信之臣。其味清醇,玉液琼浆不能过
 也。
 ◎茉莉花酒
 明冯梦祯《快雪堂漫录》:
 
 菜莉酒法
 用三白酒,或雪酒色味佳者,不满瓶,上虚二三寸,编竹为十字或井字障瓶口,不
 分有余不足。新摘茉莉数十朵,线系其蒂,悬竹下令齐,离酒一指许,贴用纸封固,旬
 日香透矣。
 
 ◎木槿花酒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花志》:
 裹梅花
 即木槿。有红、白二种。叶似蜀葵。采红者,连叶包裹,黄梅盐渍,暴干,以荐酒
 。
 
 ◎桂花酒
 汉王逸《楚辞章句》:
 桂酒,切桂置酒中也。
 晋葛洪《神仙传》:
 陆通尝饵黄桂之酒。
 
 ◎菊花酒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
 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
 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政谓之"菊花酒"。
 宋史铸《百菊集话》卷三:
 白萄酒法
 春末夏初,收软苗阴干捣末,……秋八月合花收暴干,切取三大斤.以生绢囊盛贮
 .浸三大斗酒中,经七日服之。今诸州亦有作菊花酒者,其法得于此。
 宋朱翼中(酒经》卷下:
 菊花酒
 九月,取葡花曝干,揉碎,入米馈中,蒸令熟,醞酒法如地黄法。
 明高濂《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
 十月,采甘菊花,去蒂,只取花二斤,择净入醅内搅匀。次早榨,则味香清冽。凡
 一切有香之花,如桂花、兰花、蔷薇,皆可仿此为之。
 
 
 
 |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