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酒客折枝传
 |  
                                                |  |  |  
                                                | 
 
 小说《红楼梦》中可看到行酒令的场面,其中有的酒令相当复杂,如第六十二回写
 大观园红香圃内摆寿酒时行的令是:须由古文、旧诗、骨牌名、曲牌名、历书语等各一
 句,凑成一段有完整意思的文字。可见,即使是大方之家,也觉为难。
 
 酒令是多人在酒筵上添兴增豪的游戏,其记载可追溯至先秦,那时行令简单,所谓
 "饮不釂者,浮以大白"①,不过是说若不能干尽杯中物,就得再罚饮一大杯。汉代,禁
 酒
 ① 刘向《说苑·善说》。
 严厉,汉律规定,凡三人以上无故饮酒,要罚金四两,这自然是对付平民百姓的,贵族
 则照饮不误。然而,在儒教盛行的汉代,酒令受到格守古礼的束缚,在贵族的手中,少
 有发展。蔑视礼教、嗜酒如命的魏晋名士的崛起,还酒令以新生。南北朝时,南方的士
 大夫在酒席上吟诗康和,迟者受罚,已成风气。至唐朝,据《蔡宽夫诗话》载:"唐人饮
 酒必为令以佐欢",实又更进一层。唐宋以来,形制叠出,花样翻新,则难以-一备述了
 。
 
 上述《红楼梦》这种令,须引经据典,即席构思,被称为"雅令"(后人又称"文字令
 ")一类。白居易有诗云:"闲征雅令穷经史",竟然要穷经穷史,故被视为文人的酒会。
 但即使雅令也有比较容易的,否则人人做不来,岂不索然无味?古人的数目诗雅令即为
 较简单的一例,其规则是,各诵古诗,以内含数字多者为佳,仅一数目字者受罚。酒客
 如以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李商隐"一寸相思一寸灰"之类为应,即可过关;若想到
 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则属机敏了。
 
 然而,即使最简单的雅令,肚里多少要有些墨水,故又有一类酒会,不必劳神,这
 种大众化的酒令被称作"通令"。凭拔骰子、划酒拳的运气,果然不必动用脑筋。只是此
 令两军对垒,"火药味"似乎太浓了点。相反,击鼓传花,则是通令中较为雅致的形制了
 。
 
 还有一类雅俗共赏的酒会,因是从筒中掣筹行令,故有"筹令"之称。筹子用竹或木
 片制成,上刻饮法。典型的如"触筹交错令",其法是制筹四十八支,半数漆红,半数漆
 绿,红筹上分写诸如"酌年长者一杯"、"酌先到者一杯"、 "自酌者一杯"等,令官举街向
 客,先掣红筹,如上写"酌主人一杯",即请主人掣绿筹,看筹上如何写法。绿筹上则有
 "左分饮"、"饮二杯"之类。善饮者,倘掣得"免饮"或"对座代饮",只得干瞪眼,反倒是
 很滑稽的。至于筹子上写"肥者饮"等,则令人发噱了。
 
 筹令还可与雅令或通令结合在一起进行。考之历史,酒令实无定制,当筵者往往可
 依据座中情况加以变通发挥。酒令若制得巧了,自然是宴乐融融,妙趣环生。下面选录
 几种与"花"相关的酒令,读者有兴,亦可不妨一试。
 
 ◎雅令(文字令)
 
 清俞敦培《酒令丛钞》卷二:
 花名诗令
 各诵诗一句,要飞花名,不得犯花字,误者罚。
 [例]①
 红珠斗帐樱桃熟。
 妻女金炉兰诉香。
 芙蓉如面柳如眉。
 
 解语花令
 花名须与美人名相同,误者罚。
 [例]
 木兰。
 ①方话弧及"例8"字为笔者所加,下同。
 虞美人。
 芍药。
 
 草木春秋令
 [例]
 月桂。
 子牛花。
 夜舒荷。
 
 花非花令
 [例]
 灯花。
 雪花。
 浪花。
 
 花木脱胎令
 说花名,不得有草头木旁,又须不可加以"花"字,误者罚。
 [例]
 夜来香。
 映山红。
 剪秋罗。
 
 花间两姓令
 不得说"花"字。
 [例]
 郁李。
 金钱。
 山查。
 
 餐花令
 [例]
 粉团花。
 馒头菊。
 米囊花。
 
 花鸟同名令
 各说诗一句。
 [例]
 杜鹃:望帝春心托杜鹃。
 金雀;翠翘金雀玉搔头。
 十姊妹:姊妹双飞入紫居。
 
 花鸟多情令
 [例]
 护花鸟。
 芦花鸡。
 桐花凤。
 
 ◎通令
 
 清俞敦培《酒令丛钞》卷三;
 
 探花今
 令官为探花使,以一骰摇点,揭示坐客。次坐接摇,点同,为他人得花,罚探花使
 一杯;不同,则自饮一杯,送次坐摇。
 
 并头莲令
 三骰递摇,有对为并头,金点为莲子,新婚者饮,无则自饮。
 
 猜花令
 先将坐客匀配酒量,分作两曹。用套林十枚,覆于盘内,上曹暗藏一花于杯中,使
 下曹猜揭。所揭空杯,皆下曹分钦;揭得有花,并余杯皆上曹分饮。有一索即得者;有
 揭九杯而不得者,谓之"全盘不出",盘仍归上曹藏花送猜。如非全盘,则归下曹藏花送
 猜矣。
 
 羯鼓催花令(即击鼓传花令)
 令官折花在手,使人于屏后击鼓,长短疾徐听其便。令官左手折花,由脑后送于右
 手,交与下家左手,如式传递。鼓声忽止,花在手者饮,饮毕,传呼起鼓如前。大约坐
 客几人,以饮几巡为率。本应右旋,中间忽尔左旋,亦可。更有客既饮酒,自起伐鼓,
 后有长者更替,亦一法也。
 
 ◎筹令
 
 清俞敦培《酒令丛钞》卷四:
 
 寻花令
 [筹文]①
 寻花  得此花者寻花。
 柴门  胜一拳,方开门。
 酒店  拉寻花人饮酒。
 醉人  拉寻花人猜拳无算,饮爵无算。
 仙蜨  请其寻机
 石径  无花,饮一杯
 东阁  无因得入,饮一杯
 深院  无花,饮一杯。
 小山  招隐,饮一杯。
 水亭  无花,饮一杯。
 江干  无花,饮一杯。
 花园  寻得者,对酌完令
 
 金带围令(又名司花令)
 [筹文]
 魏公芍药  金带围自饮一杯。酌三客三杯。行福禄寿令。
 尚书红杏  春意闹。合席连环各三拳。行遇缺即升令。
 远公白莲  僧舍戒饮。行寻唐僧令。
 舍人牡丹  朝酣酒一杯。李姓及曾官中书者饮。行击鼓传花今。
 ①方括弧及"筹文"二字为笔者所加。下同。
 崔护桃花  怀人酒一杯。笑者、崔姓及面红者饮。行猜花今。
 灵均兰草  独醒不饮。众人皆醉合席饮。行渔翁下网令。
 何逊官梅  诗酒一杯。部曹及现任官皆饮。行三子三猜两手不空令。
 渊明丛菊  性嗜酒三杯。县令及爱菊者皆饮。打通关,以不出之指作数。
 张蹇榴子  酿酒一杯。张姓及多子者皆饮。行联筹交错令。
 殷七杜鹃  逡巡酒一杯。有女者饮。行拍七令。
 郗诜桂林  第一酒一杯。首坐及有科名并应试者欢。行状元游街令。
 田家荆树  一大杯。左右分饮。兄弟多者照数饮。行抢三筹今。
 
 花风令
 [筹文]
 梅花  笑者饮,首坐饮,江南人饮。觅人猜过桥拳。
 山茶  吃茶者饮,红顶饮。一品令。
 水仙  衣冠淡雅者饮。饮中八仙令。
 瑞香  善睡者欢,佩香囊者饮。锦团栾令。
 兰花  王姓饮,订兰语者饮,重庆者饮。斗草令。
 山矾  衣紫、衣黄者饮。揭彩令。
 迎春  先到者饮,各说诗一句,要有花名,不可犯"花"字,所说非春花暗罚。
 樱桃  有妾者饮,喜优童者欢。点戏令。
 望春  向东者饮。揭鼓催花令。
 菜花  吃斋者、乡居者、闭门韬晦者各饮。一去二三里令。
 杏花  有科名饮,赴试者饮。金门射策令。
 李花  无言者饮,李姓饮。哑拳一认五一认对三拳通关。
 桃花  多子者饮,新娶者饮。渔翁下网令。
 棠棣  有兄弟者照数饮。男子双名令。
 蔷薇  笑话讥讽者饮。酉年生人饮。说笑话。
 海棠  蜀客饮,告醉者饮。摸海令。
 梨花  杭人饮。一字清不倒旗通关。
 木兰  曾从军者饮,新乘船者饮。各举美人名,非花者暗罚。
 桐花  抱孙者饮,工琴者饮。猜十二拳,遇闰十三拳。
 菱花  吃点心者饮,身摇者饮。两歧令,举古人诗语两歧者。
 柳花  吴人劝客饮。云淡风轻,令首一字,次二字,以次行。
 牡丹  位尊者饮,子年生者饮。福禄寿令。
 酴酥  量大者饮。卖酒令。
 棣花  后到者饮。寻花今。
 
 
 |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