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铜钵村(北纬25"10"41.4",东经116"58"34.9")
大客户客服电话:18950888550(优先)、18950888778; 零售客服电话:18039897890 客服QQ:18039897890
跳过导航链接
未登录 § 更改密码 | 登录  




   花市雪飘漠漠尘




   春风运暖,万水复苏,草承泽而擢秀,花顺气而飞馨,占来自是赏花天。在古代,
城里有专门集中售花和供人赏花的市肆。韦庄有诗曰:"才喜新春已暮春,夕阳吟杀倚楼
人。锦江风散霏霏雨,花市香飘漠漠尘。"①说的就是唐时期城里的花市。

    在唐代,最为繁华热闹的大概要数京城长安的牡丹花市了。白居易《买花》诗反映
了当时花市的一些情景:"京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
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花朵,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水洒复泥封
,移来色如故。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四,此
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可以看出,买花者有的拥有车马,派头很大,是
富豪士宦之家无疑了。这也难怪,在唐朝,五匹生帛称为"一束",不过是百朵红牡丹,
竟抵二十五匹生昂的价,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缴纳的赋税,非他们又有谁买得起呢?自
然,白居易说的这红牡丹应属花中上品,故贵重得恨,其他等差的牡丹便宜的还是有的
。由于售花市利甚厚,城中百姓多有从其业的。他们每至花时,在街面上辟出空地一方
,周围护以篱栏,上面张以幕布,从市郊城外的花农那里买来含苞待放的花卉,移植地
上或盆中,精心护持修剪,叫市待买,形成特有的街市景观。

    宋代开始,卖花行业更有长足的发展,集售点除了称为"花市"外,还有"花团"、"花
局"、"花行"诸名色。有些可能还是官办的。如《都城纪胜》"诸行"条载:"官巷的花行
,所聚花朵、冠梳、钗环、领抹,极其工巧,古所无也。"
    ①见《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
且买家明显地趋向于平民化。

    春日里,百花应着花信含蕊舒荣,先后上市,真是忙煞了花农花贩。而那班散走于
街头巷尾的卖花女,她们动听的唤卖之声,更是历来为世人所称道。孟元老在《东京梦
华录》中回忆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季春时节的景致,十分生动,有"卖花者以马头竹
篮铺排,叫之声清奇可听……闻之莫不新愁易感,幽恨悬生,最一时之佳况"(详后原文
)的感叹。

    元人谢宗可有《卖花产》七律一首,盛赞卖花女的歌喉,认为芬芳艳丽的鲜花,凭
借着美妙的唱卖,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借芳"之心,以致引得大户人家卷帘传唤,一掷千
金,花儿被卖出了上好的价钱。全诗如下:

        春光叫遍费千金,紫艳红香藉好音。
        几处又惊游治梦,谁家不动借芳心?
        韵传杨柳门庭晚,响落秋千院率深。
        忽被卷帘人唤住,蝶蜂随担过墙阴。

此诗婉缛有致,曾被清代的金埴评为谢氏《百咏诗》中的压袖之作,大有道理。

    再看清周生所撰《扬州梦》卷三,亦有甚美的描写:"深巷障目,回廊蔽雨,扇盖为
多事矣。买花轻欬,如空谷鸣琴,其声清;响迟行,如幽径落花,其声媚。"

    卖花女并非只是在春季才露面。入夏后,白兰花、茉莉花等相继盛开,江南土风,
卖花女提篮挈木盍,用吴依软语高声唤卖,尤具特色,至今犹存。"生小吴娃脸似霞,莺
声嘹呖破喧哗,长街唤卖白兰花、借问儿家何处是?虎丘山脚水之涯,回眸一笑鬓鬟斜
。"这是近人填写的小令《浣溪沙》,咏苏州的卖花女;可资玩赏。

    花市约从宋代起还演为节期,专定于某些日子集中举行。宋赵朴《成都古今记》载
四川成都诸市有"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棉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
月七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其中二月花
市,八月桂市,十一月梅市,就是分别集中售卖百花、桂花、梅花的节期。后来,有些
地方还根据自己地域气候情况,逐渐形成以某一日作为花市之节的传统。如广州,定于
每年春节前的一日,苏州定于农历四月十四日等等。每于是日莅临,举城沸腾,只见大
小街巷,搭棚设台,盆盎胪列,瓶罍满架,繁花凑集,干姿百态,馨香飘荡,蜂蝶随葬
,万民空产倾巢而出,填街塞巷,比肩继路,嘻闹喧哗,沿途游观,真良辰美景、赏心
乐事也。

    ◎北宋洛阳花市

    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洛中花甚多种,而独名牡丹日"花";凡园皆植牡丹,而独名此曰"花园子",盖无他
地享,独有牡丹数十万本。凡城中赖花以生者,毕家于此。至花时,张幕幄,列市肆,
管弦其中。城中士女,绝烟火游之。过花时,则复为丘墟,破坦遗灶相望矣。今牡丹岁
益滋,而姚黄、魏花,一枝千钱,姚黄无卖者。

    ◎北宋汁京(今开封)花市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
    是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
,歌叫之声清奇可听。晴帘静院,晓幕高楼,宿酒未醒,好梦初觉,闻之莫不新愁易感
,幽恨悬生,最一时之佳况。

    ◎南宋扬州花市

    宋王观《扬州芍药谱》:
    扬之人与西洛不异,无贵贱皆喜戴花,故开明桥之间,方春之月,拂旦有花市焉。


    ◎南来临安(今杭州)花市

    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二:
    暮春
    是月春光将暮,百花尽开,如牡丹、芍药、棣棠、木香、蔷薇、金纱、玉绣球,小
牡丹、海棠、锦李、徘徊、月季、粉团、杜鹃、宝相、千叶桃、绯桃、香梅、紫笑、长
春、紫荆、金雀儿、笑靥、香兰、水仙、映山红等,种种奇绝。卖花者以马头竹篮盛之
,歌叫于市,买者纷然。当此之时,雕梁燕语,绮栏鸟啼,静院明轩,溶溶泄泄,对景
行乐,未易以一言尽也。

    另该书卷十三:
    四时有扑带朵花,亦有卖成窠时花、插瓶把花、柏桂、罗汉叶。春扑带朵桃花、四
香、瑞香、木香等花。夏扑金灯花、菜莉、葵花、榴花、栀子花。秋则扑菜莉、兰花、
木樨、秋茶花。冬则扑木春花、梅花、瑞香、兰花、水仙花、腊梅花。更有罗帛脱蜡像
生四时小枝花朵,沿街市呼叫扑卖。

    ◎清苏州花市

    清顾禄《清嘉录》卷六:
    珠兰、茉莉花来自他省,薰风欲拂,已毕集于山塘花肆、茶叶铺,买以为配茶之用
者。珠兰,辄取其子,号为"撇梗"。茉莉花,则去蒂衡植,号为"打爪花";花蕊之连蒂
者,专供妇女簪戴。虎邱花农盛以马头篮,沿门叫鬻,谓之戴花。零红碎绿,五色鲜浓
,四时照映于市,不独此二花也。至于春之玫瑰膏子花,夏之白荷花,秋之木犀米,为
居人和糖、春膏、酿酒、钓露诸般之需。百花之和本卖者,辄举其器,号为"盆景"。折
枝为瓶洗赏玩者,俗呼"供花"。蔡云吴献云:"提筐唱彻晚凉天。暗麝生香鱼子圆。帘下
有人新出浴,玉尖亲数一花钱。"又蒋宝龄《吴门竹枝词》云:"蘋末风微六月凉,画船
衔尾泊山塘。厂南花到江南卖,帘内珠兰茉莉香。"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所有本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