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铜钵村(北纬25"10"41.4",东经116"58"34.9")
大客户客服电话:18950888550(优先)、18950888778; 零售客服电话:18039897890 客服QQ:18039897890
跳过导航链接
未登录 § 更改密码 | 登录  




   人面桃花相映红 2





    由于民间还相信,度朔之山上蟠屈三千里的大桃木,
“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
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已食虎。”①
说的是度朔之山有神荼、郁垒两个天神镇守鬼门关,他们是抓鬼
的高手,每天到各地去检阅万鬼,凡遇为非作歹的恶鬼,就用
苇索把它绑起来,抓去喂老虎,所以凶神恶煞见了他们二位就害
怕。后来,度朔之山人称桃都之山,意为此山有此神异之桃,不
亏为天下众桃之主,故以“都”号之。桃都有此二神,古人更是
崇桃拜桃了。自汉代起,凡桃子、桃枝、桃叶、桃皮以及桃
木制作的桃板、桃印、桃剑、桃人等等,都被人们看作是辟
邪禳恶的宝器了。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八载:“县官(即
朝廷、官府)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开门……冀
以卫凶也。”《淮南子·诠言》许慎注云:“鬼畏桃,今人以桃
梗径寸许,长七八寸,中分之,书祈福禳灾之辞。”《续汉书
·礼仪志》刘昭注云:“桃印,本汉朝以止恶气,今世端午以
彩缯*5符。”这类崇桃拜桃的思想行为经道教的附会增饰。
铺张扬厉,更是深入到民间,迄于明清,竟无变化。
    ①《论衡·订鬼篇》引《山海经》,今本《山海经》不存。

    例如,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八仙故事,其中唯一的女仙何
仙姑(见插图13),大约是明中叶以后,在民间创作的基础
上加入到八仙的行列。世人相信,何仙姑是在十三岁那年,
随女伴入山采茶,与女伴走失迷了路,幸遇一道人,道人赐
给她一只桃子,说是吃了它,日后必会飞升,她照这话吃了
桃子,从此不知饥渴,洞晓人事休咎,得道成仙。①再如清
代笔记小说《子不语》卷八叙述了一则雍正年间人们相信桃
枝可以驱鬼的故事:“仁和秀才陈*6渠,性颇严正。生一女,
幼而好道,日持斋诵经,闻人为议婚,便涕泣不食。*6渠厌
苦之,父女不相见。年三十余,忽病重呓语,口称:‘我江
西布客张四。汝前世为船户,我雇汝船往四川,汝谋财杀
我,并抉我目,剥我皮,沉我江中,故我来索命。’陈心念
谋财之盗,容或有之;剥皮之事,盗未必为。问是何年事。
曰:‘雍正十一年。’陈大笑日:‘雍正十一年我女已三岁矣,
焉有尚为船户之事?’女忽自批其颊日:‘陈先生好厉害,是
我错寻你女儿了。与我钱三千,我即去。’陈怒曰:‘恶鬼妄
诈人,我方取桃枝打汝,焉得与汝钱!’”秀才陈*6渠用桃枝
打鬼,是对巫术的一种模仿,带有强烈的迷信色彩。这里,
桃枝被当成了驱鬼的神物,被赋予了超自然的神秘力量。
① 有关何仙姑的成仙经历有数说。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四、
宋·曾*7《集仙传》皆言食桃成仙。他如宋·曾敏行《独醒杂
志》则说食枣成仙,明·陈*8《罗浮志》说食云母粉成仙。

    古人在大年初一,即今称春节的传统的大日子里,有烧
桃枝汤喝的习俗。《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长幼悉正
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汤,
下五辛盘。”又有在寒食节饮桃花粥的习俗,《金门岁节录》
载:“洛阳人家寒食,食桃花粥。”这里的桃枝汤、桃花粥,
主要取其吉利或避邪的意义。但是,除去所附加的迷信色彩
外,古人在实践中很早就发现了桃具有许多可以验证的药用
和养生的价值,桃的花、枝、叶、根、核仁均可入药。其他
不说,这里单讲桃花的美容功能。据《太清诸卉木方》讲,
用酒浸桃花,制成桃花酒,常饮之,能强身健体,并令人的
容颜姣好。更有一种奇特的方法,见之于虞世南的《史略》,
内载:北齐人卢士琛的妻子很有才学,她每年春天,用桃花
花瓣揉合春雪为儿子洗面,她还作歌云:“取红花,取白
雪,与儿洗面作光悦。取白雪,取红花,与儿洗面作妍华。
取雪白,取花红,与儿洗面作华容。”这可以归之于民间美
容的偏方秘方了。

    桃花于春三月盛开,农历三月因被称为“桃月”,年年
此时,正逢河水解冻,潺潺流水被称为“桃花汛”,又叫
“桃花水”,“春岸桃花水,雪帆枫树林”,杜甫在诗中曾这样
吟道。桃花开于春天,所谓‘占断春光是此花”①,人们视
它为春天的象征,进而把它看作是青春、爱情和婚姻的象
征。《周礼》曰:“仲春令会男女,奔者不禁。”桃花时节,
正是谈情说爱的大好时机。《诗经·周南》曰:“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由桃花的艳丽盛开转而
恭贺美貌的新婚与夫婿的美满结合。这是一个处处春芳动、
    ①唐·白敏中(桃花)。

春情处处多的日子。世上流传着许多与桃花相关的爱情故
事。相传汉明帝永平年间,浙江剡县(今嵊县西南)人刘晨
和阮肇两人到天台山采药,迷路不得返,忽见一片桃林,上
面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他们吃了以后,感到疲劳顿消,于是
沿着桃林间的溪水而行,半路上遇到两个绝色女子,把他们
邀入家中,并且做了他们的妻子。但桃花底下的仙乡生活并
未完全消除刘、阮的思乡之情,半年后,他们告辞回到了家
乡,却发现家乡人事已非,子孙已过了七代。当真是山中仙
乡方百日,人间尘世已数百年。刘、阮后重入天台访二女,却踪
迹渺然。①这个没有结局的爱情故事不免让人心生惆怅。
    ①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

    桃花芳影下织就的仙乡故事在隐逸诗人陶渊明的笔中,
却是另一番的情致。他在《桃花源诗并记》里,表达的是对
安定富足的生活的憧憬,对平等的、无阶级社会的向往。
《记》云,晋武帝太元年间,武陵(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西)
一渔人沿溪而行,忽逢一片桃花林,间无杂树,落英缤纷。
在林尽水源处,渔人觅得一小山口,遂弃舟登岸,入洞后,
豁然开朗,只见阡陌严整,鸡犬相闻,男女往还,耕作田
头,无论是黄口小儿还是白发老者,都生活得安逸快乐。人
们具酒食盛情款待他。数日后他出了洞,一路留下标志。回
到郡城告诉太守,太守派人随他寻迹回头找去,却迷了路,
再也找不着那桃源洞了。(见插图14)唐张旭有《桃花溪》
诗叹道:“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
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后来,人们便以“世外桃源”来
形容不可得之人间仙境。

*1  上左户,上右攵,下木。
*2  左木,右“外厂内虎”。
*3  “街”字中间“圭”换成“玄”
*4  左女,右亘
*5  上竹字头,下录
*6  左鹿,右阝。
*7  左忄,右造。
*8  左木,右连。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所有本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