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铜钵村(北纬25"10"41.4",东经116"58"34.9")
大客户客服电话:18950888550(优先)、18950888778; 零售客服电话:18039897890 客服QQ:18039897890
跳过导航链接
未登录 § 更改密码 | 登录  




   园艺作物栽培 - (16) 5.2园艺作物病害 1





5.2园艺作物病害

  (1)病害的概念

  植物在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遭受病原生物的侵染和不良环境条件的影
响,使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明显的干扰和破坏,表现出病态,影响观赏价值,
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病害。如常见的月季黑斑病、菊花褐斑病。

  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必须具有一定的病变程序,往往从生理机能到组织结构
上发生一系列变化,然后造成外部形态改变,这些病变,均有一个逐步加深、持续
发展的过程。例如君子兰受到软腐病菌的侵染后,在植物体内产生一冲酶,溶解细
胞中胶层,使受害细胞解体,因而导致君子兰植株基部软腐、栀子黄化病是因为土
壤中缺乏可溶性铁元素、使叶片逐渐变黄。前一种病变是由病原生物所引起的,后
一种病变是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所致。

  从生产和经济的观点出发,有些植物由于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也发生了
某些变态,例如,碎锦郁金香因感染了病毒而成为一种名贵的观赏花卉;羽衣甘兰
是食用甘兰叶的变态;黑粉菌寄生的茭白等。虽然这些都是“病态”园艺作物,却
增加了它们的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一般都不认作病害。

  (2)园艺作物病害发生的原因

  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称为病原,病原按其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非生物性病原
和生物性病原。非生物性病原是指植物周围的不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很多,最主
要的是植物生长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如营养物质和水分的过多或过少,温度过高或
过低,日照过强或不足,空气中有毒气体的存在、以及农药使用不当引起的药害等
,都能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使植物表现不正常,发生病害。由非生物性病原
引起的病害,当环境条件恢复正常时,病害就停止,还有可能逐渐恢复。因为这类
病害缺乏传染性,故称非传染性病害,又称生理病害。

  生物性病原是指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生物,这类生物自己不能制造食物、必须
寄生在植物上吸收植物的营养和水分,来维持自身的生长发育,侵染植物的病原有
:真菌、细菌(包括类菌原体)、病毒(包括类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其中
属于菌类的病原物(如真菌、细菌)又称病原菌,被病原物寄生的植物称寄主植物(
简称寄主)。病原物有一定的寄主范围,各种病原物的寄主范围差别很大,例如,
引起茉莉花白绢病的病菌(Sc1erotium rolf--sii)的寄主范围很广,可危害一百
多种植物。也有一些病原物仅危害一种或几种植物,如白粉菌、锈菌。病原物寄生
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和水分,能够不断进行生长和发育,产生繁殖器官,在生长期
间传播和侵染,使病害蔓延。由生物病原引起的病害,能互相传染,有侵染过程,
所以这类病害称传染性病害。

  影响植物发病的基本因素是病原、寄主、环境条件。病原物能致病,但当病原
侵染时,寄主植物本身并不是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相反它要对病原进行积极的抵抗
。所以有病原物存在,病害能否发生,常取决于寄主植物抗病能力的强弱。如果植
物本身抗病性强,可以不发病或发病很轻,因此可以通过栽培抗病品种来提高观赏
植物的抗病性和防治园艺作物病害。

(3)植物病害的症状

  植物生病以后,由于病原物的影响,有一个病理变化过程。首先是生理活动发
生变化,接着内部组织发生变化,最后导致外部形态发生变化,表现出病态。

  植物生病后的症状是指外表的不正常表现,其中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为病状
,病原物在病部表面的各种结构称病征。症状是包括病状、病征在内的总称。各种
植物病害的症状有一定的特征,又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是诊断植物病害的主要依
据之一。

  A.病状类型

  (A)变色:植物生病后,病部细胞的叶绿素破坏或受抑制,其他色素形成过多
而表现不正常的颜 色,称变色。如栀子黄化病、一串红花叶病。

  (B)坏死和腐烂:植物根、叶、花、果各部分都可能发生坏死,如柑桔疮痂病
、石榴干腐病等。

  (C)萎蔫:植物因病表现失水状态称萎蔫,如万寿菊镰刀菌枯萎病、菊花青枯
病引起的萎蔫。由于设施不当或干旱,植株表现萎蔫,这是生理性的,往往可以恢
复 。

  (D)畸型:生病植株的细胞组织生长过度或不足成为畸形。常见的有矮化、
丛生,如香蕉束顶病,还有皱叶、卷叶、缩叶等。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所有本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