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澳杂技--鼠辈异兽
|
|
|
澳大利亚珍奇动物不少,就算是小孩子也能讲出来几样,像袋鼠啦、树袋熊啦、鸭嘴兽啦 什么的。星期天,我们看完悉尼歌剧院,就座渡船到悉尼"Toroto"动物园观赏这些动物了 。"Toroto"动物园座落在一个半岛上,和悉尼歌剧院隔海相望,因为远离市区,这里算得 上是动物的天堂。 我们一进动物园,就直奔袋鼠馆,毕竟,袋鼠是澳大利亚的象征,在世界上,袋鼠已经和 澳大利亚紧紧联系在一起了。袋鼠英文名字叫做"Kangaroo",据说当初西方殖民者初次踏 上澳洲,看到这种一蹦一跳地动物,就问当地土著这是什么动物,当地土著就说是叫作 Kangaroo,于是这个名字 就传开了,这些西方殖民者哪里知道,Kangaroo一词在土著语中是"不知道"的意思。我查 了一下字典,发现这个词除了有"袋鼠"之意以外,还有"澳大利亚人"的意思,你尽可以想 象袋鼠和澳洲有多么深的渊源了。 动物园袋鼠馆很大,用铁丝网隔离开来,馆里面的环境布置得类似于沙漠:地上铺着细沙 ,路边随便地散落些石头,植物很少。澳洲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是沙漠,袋鼠习惯的还是这 种环境。 老实说,我们在此之前对袋鼠充满了无数的遐想,想象着能看看小袋鼠能从妈妈袋子里钻 出个小脑袋,也想象着能够看到两个袋鼠来一场拳击战。可实际上这个袋鼠馆里的袋鼠都 懒洋洋地躺在地上,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说袋鼠是夜间活动的动物,白天大多数时候是这 个样子的。我们听了多 少有些失望,但这恰好是观察袋鼠的最佳时候了。我们凑近了一头袋鼠,它的头很小,尖 嘴巴,小眼睛又黑又亮,头下面是长长的脖子,连着巨大的身体。要不是袋鼠身体庞大, 光是看它的头的话,还真以为是个老鼠呢。 树袋熊,也叫考拉,在澳洲土著语里面是"不喝水"的意思,因为这种动物只靠吃桉树叶为 食,终生不喝水,所以得了一个这样的雅号。考拉也是澳洲的特产,因为它长相憨厚可爱 ,在国际上的声誉可以和我国的大熊猫比美。我们看到的考拉,正在一棵矮矮的桉树上睡 觉,小鼻子拱在前爪下 面,浑身灰色的毛显得茸茸的,果然很憨态可鞠。大概是因为中国人的原因吧,尽管我们 看到的考拉很可爱,但是总感觉和我们的大熊猫相比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我们现在突然 明白考拉为什么终生不喝水了,因为它行动实在是太缓慢,又懒,万一下树喝水被天敌追 上,可不就没命了?优 胜劣汰,喝水少的考拉就能生存下来,长此以往,考拉就终生不喝水了。 动物园里还有好几处"黑夜馆",专门饲养着喜欢夜间活动的生物。我们就在其中一个馆里 看见了著名的鸭嘴兽,不过因为周围都是漆黑一片,只有非常微弱的灯光,看的不是特别 真切,只是见到一个长着扁嘴的海豹一样的东西在水池里游了过去,仅此而已。 大约是澳洲远离其它大陆的缘故,这里的动物进化要比欧亚非洲的动物慢,而且大多喜欢 夜行生活。我们在这几处"黑夜馆"里看到了不少这样的动物,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都是小小的脑袋,尖尖的嘴巴,贼流流的眼睛和竖起的小耳朵,看到最后,我笑着对同 伴说:"这些珍奇动物 不都是老鼠吗?"同伴也说:"嗯,即便不是老鼠也是老鼠家族的,咱们前面看到的袋鼠就 是大老鼠了。"是啊,要不是这些东西只有澳洲才有,如果普普通通地摆在你面前,你绝 对想象不到它是什么奇珍异兽。 澳洲因为大洋阻隔,无法和外界交流,所以这里的动物进化得都象老鼠一样,或许与世阻 隔,目光短浅的物种都应该是老鼠的样子?这大概是动物学家研究的课题了。我们祖先造 了一个成语,叫做"鼠目寸光",亏得没有叫成"犬目寸光"或者"猫目寸光",想到这里,一 方面佩服中文用词之妙 ,一方面呢,又多少为这些澳洲鼠类动物有些惋惜。
--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