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为什么养花
|
|
|
这个问题奇怪吧!生活于现代社会忙碌的人们,还会拿出一些时间在这种不会说话的朋友身上,这是为什么呢?
回归自然: 出门旅游的时候,经常可以感觉到风景宜人的地方也是各种花草树木的家园。这些地方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湿润、空气清洁、温度适中、宁静。也许是人类本身的自然属性(如同其他的动物,鸟类)造就了对这种地方天然的亲近感,居家生活时便以各种花草树木作为装点——由此产生了盆花及球根植物商业。但是很不幸的是,现代城市造就无比污染的环境,大家把自己的居室与那些共同特点对比一下,看看差多少。
由于人们对这种自然属性的不断追求,又由于居室中的花卉无法健壮的生长开花,人们便把即将开放的花枝取下来插于室内的瓶中作为装饰,称之为鲜切花——进过商业的推动,形成了今天世界上庞大的鲜切花商业。就荷兰而言,每年自身出品的鲜切花的出口额约为50亿美元。
另外,由于生物无比的多样性造就了很多形态奇特的植物,这让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王公贵族觉得十分的新奇。他们在自己的花园中建立巨大的铸铁蒸汽温室,收集栽培远至新几内亚,海拔高至5000米的奇花异草。每当某种新奇植物成功栽培或者成功开花时,便以下午茶、鸡尾酒会的形式炫耀自己的成果,介绍、欣赏这种新奇植物——如同中国古代的公侯们炫耀自己的奇珍异宝一样。为了迎合王公们的爱好,在英国的伦敦甚至出现了维奇农园专门搜集世界各地的不寻常之物,包括兰花、蕨类、多肉植物、食虫植物等。并且在栽培中发现了很多新种类,很多植物的拉丁种名(veichii)来源于此。
大家也许会奇怪,为什么欧洲人对园艺如此的疯狂?这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欧洲的植物种类稀少,远不能与中国以及热带雨林相媲美,人们都追求遥远的东西,欧洲人也一样。另外,欧洲人的审美眼光与亚洲人不同——随附一张重楼的照片,大家能看出它的株型像一类亭亭玉立的少女么?
欧洲人早已解决了温饱的问题,他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花卉业上,荷兰财阀搜集中国的高山杜鹃,从中选出一种矮小、花叶俱香的种类进行组织培养,然后将小苗送到非洲乞力马扎罗的高山云雾带栽培,然后贩卖到世界各地——我们自己想一下,大家还沉浸在薰衣草迷迭香的新奇之中,而荷兰人做了些什么。
大约5年以来,中国国内的消费市场日趋萎缩,今年更是无比的可怜,难道大家不爱花了么?不可能,爱花是人的自然属性,摈弃不掉。大家没有钱了吗?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看表面现象似乎也不是——但是钱都去哪儿了——买房子去了。如果一个人背了一身的债务还会去想如何提高生活的品质?
大家种花的时候,我给大家一点建议,也许会让这种过程更加充满乐趣: 1, 尊重——种花时显得无比的重要,如果你怀着尊重的心情去对待一盆花的时候,便不会出现忘记浇水干死或者浇水过多淹死,或者浇肥过多烧死的现象发生。尊重体现于尊重花卉本身的生长习性上,而不是让花卉生长于自己认为“好”的情况下。多了解一些关于原产地的知识,在气温、湿度、土壤组成上尽量的模拟之,基本上就没什么大问题了。如果你不方便到植物的原产地观察,有一个容易解决的途径——买书,尤其是外文原版。 2, 把乐趣建立在“栽培成功上”:栽培成功并不仅仅是长出了新叶,还包括自然繁殖成功——孢子、种子。我很看不惯国兰的运作模式,养国兰的人基本上都是钱串子,一开口就是:这花值几十万。 3, 植物生长良好的时候会有一种美感,它体现于叶片、株型、花朵、色彩的细节上。就像重楼属植物显现出亭亭玉立的美感一样,其他的很多植物的美感都需要我们去发掘,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