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与林黛玉
|
|
|
芙蓉清姿雅质,独殿众芳。秋江寂寞,不怨东风,可称俟命之君子矣。 『芙蓉女儿』指的是谁?看似指晴雯,实际上指的是林黛玉。小说中写到宝玉斟酌 『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二句时,『黛玉听了,忡然变色』,这 就是一种暗示,说明晴雯实际上是林黛玉的影子。 林黛玉是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薄命佳人。她聪明美丽,多愁善感,孤标傲世,却又 纤弱多病,活象一朵在秋风中不胜哀愁而摇摇的木芙蓉。在那种重权势、重钱财、重封 建礼教的宗法社会里,她这个孤苦伶仃的弱女子来到贾府,寄人离下,身不由已,虽有 『老祖宗』贾母的爱抚慰和贾宝玉的情投意合,但前途未卜,人生渺茫,精神上有沉重 压力。所以她很早就哀叹:『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 朝飘泊难寻觅。』后来病情渐重,处境更加艰难,她预感到寿命不久,发出了『草木也 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的悲吟。 总之,贾府对晴雯的迫害,也是对黛玉的打击;《芙蓉女儿诔》的字字句句,都可以当 作用血泪写成的给黛玉的祭文。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写众人抽花名签子行令。黛玉抽 到的就是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并系一句旧诗『莫怨东风当自嗟。』可见 曹雪芹是把林黛玉比拟为芙蓉的。唐人咏芙蓉诗曰:『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条倒是着花 时。平明露滴峦红脸,似有朝开暮落悲。』以芙蓉喻黛玉,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