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清因(一)
 |  
                                                |  |  |  
                                                | 
 
 
 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取这个题目,
 当决定想写点什么的时候,这两个字就来到了我的脑海里,
 那就是它吧。
 
 昨天(现在来看是前天了呢,呵呵)是很清朗的阴凉天,
 也许是因为前一天刚刚下过雨,不似前些日子懊热。
 中午吃饭的时候,就忽然想去颐和园看荷花,就这么决定了。
 吃完饭,换了一套民族特色的衣服,等了等,看没有人同去,就出发了。
 在一个清阴的下午,诚心想去看荷。
 
 午后的颐和园,游人如织,各人怀了各人的一份心情。
 我悠悠然然地踏进门槛。
 仁寿殿前稍微驻足了一会,便转向右,去谐趣园。
 就在大殿的右边,(哦,我想想,恩,那就是北边),有一个
 梯田式的花圃,种的全是牡丹,一些园丁正在照管它们,忙着浇水,施肥,洒药。
 
 穿过幽深幽静的林荫道,来到谐趣园。
 谐趣园是颐和园的园中之园,方塘数亩,却楼,亭,堂,斋,桥,榭
 俱全,自有静趣。
 进得园中来,便看见满园的荷花。
 花事最盛的时候应是过了。但此时的荷亦有她的韵致。正如一首诗中说到的,
 这时的荷,已过了青涩的季节,风霜还不曾来侵蚀,冷雨也还不曾打落,
 亭亭,不忧,亦不惧。
 青叶如盖,荷有着瘦长却挺拔的腰身,款款而立。
 任周遭人声喧哗,她们只神定气闲,含苞,绽放,专注而矜持。
 池里也有浮萍,看时正有一只轻盈的小鸟落到一个上面,跳一跳,
 啄啄叶子上的露珠,又忽得飞到另一个浮萍上面。
 北大西门内的勺海也有荷花,也是很好的,但这里因为有回廊楼榭环绕,
 更有了赏荷的气氛。
 我沿着回廊往里走,发现环着荷塘的柳树中有一棵是完全俯到水面上的,
 而它的枝条真的都拂进了水中。
 起初只是觉得这棵树长得奇怪,不明白它为什么长成这样,后来看了一会。
 对于这棵树,我想出了一个解释。(不过实在是一个很酸的解释,胃不好的
 同学绕过去吧,呵呵)
 这棵树,长在荷塘边,本有着最伟岸挺拔的身躯,傲然,巍然。
 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爱上了近旁水中的莲。
 他忍不住想要靠近,忍不住想要亲近,他想要给莲挡风遮雨,给她一片
 没有委屈的天空。
 他一天天俯下身去,一天天低下身躯。终于,他的枝条触到水面,给出自己
 全心的照拂。
 可也终于,惊梦之际,再回首,已是百年之身,他再也回不去了。
 可是,回不去,也没有悔恨,就这样,他很欢喜。
 
 呵呵,好了,故事编完了。忍住,忍住,不要puke.呵呵。
 此时,我忽然想起了洛夫的那首诗,“众荷喧哗”:
 
 
 
 |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