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艾草:Artemisia indica
 |  
                                                |  |  |  
                                                | 
 
 
 在台灣,就是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門口,都會掛上菖蒲、艾草及榕樹等。另外,就
 是被抓去洗一場現在最流行的「藥草浴」,濃濃的味道,大多就是艾草的氣味。
 
 但是,為什麼在端午節要掛這些東西呢?說法可多著呢!
 
 據說在唐朝僖宗年間,黃巢領兵造反,所到之處,殺人無數,血流成河。大家只要聽
 見黃巢的風聲,就趕忙逃難。有一年五月,黃巢軍攻到河南鄧州城時,黃巢騎馬前往察看
 地形,只看到一大堆逃難的人往城郊外跑。結果看見一個婦人一手拉著小男孩,另一隻手
 卻抱著年紀較大的男孩
 。黃巢感到很奇怪,就問道:「大嫂,妳要到哪裡去?」那婦人回答:「聽說黃巢是個大
 壞蛋,不久就進攻鄧州城,我們這些老小,不如早些逃命」。黃巢又問她:「妳為什麼手
 牽小的,卻抱著大的呢?」那婦人就說:「懷裡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裡牽的才
 是我親生的兒子。萬一
 情況危急時,寧可犧牲自己兒子,也要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黃巢聽了,深受感動,
 就對那婦人說:「大嫂,你快快回去,把菖蒲和艾草插在門口,黃巢的軍隊就不會傷害你
 了。」結果消息傳了出去,當黃巢攻進城裡,正好是五月端陽,只見每一戶人家門上都掛
 著菖蒲與艾草。結果,
 黃巢為了遵守諾言,全城因此得以保全,後來就變成習俗流傳到今天。
 
 此外,在本省的俚語中也有「插榕卡勇龍,插艾卡勇健」的說法,把榕枝與艾草當成
 袚鬼驅邪的聖物,在端午節時,用紅紙紮成一束,插在門上。似乎,榕樹枝、菖蒲及艾草
 就這麼的給合併一起使用了?
 
 艾草的拉丁文學名為Artemisia indica Willd. (Arte17,
 M),為多年生草本,葉互生,羽狀深裂,表面是綠色,葉背則密生白色毛;莖葉均有特殊
 香氣。辨認艾草的方法有兩個,一是艾草葉子的兩面顏色明顯不同,還有就是它特殊的「
 香」味。在許多校園中,應該很容易就能找到它。就因為這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蟲的功效
 ,所以,在門前掛艾草
 當然也俱備了趕走蚊蟲的作用,可見得插艾草也不只是插好看的而已。另外,還可以把艾
 草拿來做為藥草浴,作成艾草糕…等,用途可多著很呢!
 
 
 
 |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