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文斗武斗玩斗草(转)
 |  
                                                |  |  |  
                                                | 
 
 
 孩提时,我和邻居家的孩子都喜欢玩斗草游戏,有时还看见
 大人们也兴致勃勃地斗草呢。
 待我长大,读了点书,才知道斗草游戏衍生于端午采百草的
 民俗活动。采百草,就是采草药。在清代顾禄记述苏州地方习俗的《
 清嘉录》中,便专门列有“采百草”条。此俗甚古,传为夏代历书的
 《夏小正》里,即有“此日蓄采众药,以驱除毒气”之说。斗草,就
 是产生于这采药过程中的一项游戏。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
 说:“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蹋百草戏之”。唐代韩愕在《岁
 华纪丽》中说:“端午,结庐蓄药,斗百草”。明代万历年间,休宁
 布衣吴兆作有长短76句的《秦淮斗草篇》,从中可知,斗草在当时已
 普及为人们平日所喜欢的游戏,盛况空前。
 斗草,有称斗百草,即以花草相比斗来决定胜负的游戏。斗
 法有“武斗”和“文斗”之分。
 “武斗”,就是两人持花草相对,每人两手各执一草或花径
 的一端,并使双方的草径相勾搭,然后用劲一拉,谁的草径被拉断为
 输,不断者为赢。这是需要比赛者掌握草径性能和运用巧劲的。故宫
 博物馆珍藏有一幅清代宫廷画家金廷标的《群婴斗草图》,上面就形
 象地反映了斗草游戏“武斗”的情景。
 “文斗”,有“比花样”、“猜花草”和“对花草名”等不
 同斗法。“比花样”,就是大家分别采了百草后,比谁采的花色品种
 多。“猜花草”,就是出示自己采集到的花草让他人猜名称或特性。
 “对花草名”,就像吟诗答对那样对答花草名,要求工对,如“狗尾
 草”可对“鸡冠花”,“白茅花”可对“红径草”......对答不上或
 对答不工便为输。《红楼梦》第62回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小螺和香
 菱、芳官、蕊官、藕官、豆官等四五人,满园玩了一回,大家采了些
 花草来,兜了坐在草堆里斗草。这一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一个说
 :"我有罗汉松"。那一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一个又说:"我有
 美人蕉"。这个又说:"我有星星翠",那个又说:"我有月月红"。这
 个又说:"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那个又说:"我有《琵琶记》
 里的琵琶果"......”这便是对斗草游戏“文斗”对花草名的生动描绘。
 --
 
 
 
 |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