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调水仙子-海棠
|
|
|
双调水仙子① 海棠 【元】许光治 红绵绣凤扑华铅,② 红绵回鸾散舞钱,③ 红丝颤雀翘妆钿。④ 过清明百六天,⑤ 画墙低何处秋千? 宿粉晕流霞炫, 明姿洗垂露鲜, 是花中每一神仙。
【作者】 1811-1855,字龙华,号羹梅、穗嫣,浙江海宁人。廪贡生。少时颖悟,弱冠 后以授徙为生,旁涉诸艺事,绘画、篆刻、音乐、医药等无不通晓。著有《放 吟》、《声画诗》、《红蝉香馆集》。散曲《江山风月谱》一卷,风格清润华 美。 【注释】 ①[水仙子]又名[凌波仙]、[凌波曲]、[湘妃怨]等。句式为七七、七五七、三 三四。八句四韵。 ②“红绵”句:形容海棠花开放时好象是在红绵上绣着的 凤凰。华铅:即铅华,搽脸之粉,这里是形容海棠的颜色。 ③“红绵”句: 形容海棠花被微风吹动,好象鸾鸟在空中回旋。散舞钱:形容舞姿。 ④“红 丝”句:形容垂丝海棠花梗细长,象颤巍巍的雀儿一样。翘妆钿:形容垂丝海 棠的形状。 ⑤过清明百六天:指寒食节,它在清明后一日,距冬至一百零六 天。 【品评】 许光治是晚清著名的“清雅派”散曲家,这首歌咏海棠的小令是他的代表 作之一。前三句用一个工整的鼎足对,每句都是前半段比喻,后半段拟人。第 一句先写海棠如同红绵上绣着的凤凰,然后再以少女梳妆时用的“铅华”比拟 其色泽。第二句形容海棠花被风一吹,似鸾鸟在空中回旋,又似技艺高超的舞 女在翩翩起舞。第三句写垂丝海棠在花枝上如同颤巍巍的雀儿,又如同少女头 上翘起的妆钿。这就不但渲染了海棠花的艳丽,而且见物又见人,令人想起美 丽的少女。“画墙低”一句,看似仅写秋千,但秋千与少女,历来在诗人笔下 是融合在一起的。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欧阳修《阮郎归》),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蝶恋花》),都是这样。 所以这一句也含蓄地写到少女。未三句“宿粉”、“明姿”,既是写佳人,又 是写海棠。总括全曲,构思巧妙,遣词绮丽,亦人亦花,妙合无限,令人叹服。 摘自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元明清散曲精选》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