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茉莉
|
|
|
家中一个小洋台,没有好花,妻子补了几盆草茉莉,亦足以点缀幽情,稍添绿意。 这种花不值钱,种下后不久便发芽抽叶,葱茂地生长了。大概过不了一个月,就可以开 花了。 看着这几盆草花,忽然想到,茉莉也是既有草本,又有木本的。明王象晋《群芳酒 》云:“茉莉有草本者、有木本者,有重叶者,唯宝珠小荷花最贵。此花出自暖地,惟 畏寒喜肥,壅以鸡粪,灌以烩猪汤或鸡鹅毛汤,或米泔,开花不绝六月六日以治鱼水一 灌愈茂,故日:‘清兰花、浊茉莉。勿按床头,恐引蜈蚣。’一种红色者甚艳,但无香 耳。” 这里草本、水本说得很清楚。而《花镜》、《本草纲目》中都未说明此点。是不够 完备的。因为草茉莉同木本茉莉,同名茉莉,却又有很大不同。即木本茉莉不结实。《 本草纲目》说。“初夏开小白花,重瓣无蕊,秋尽乃止,不结实。”说的十分清楚。而 草茉莉却结子很多,黑色子大如小赤豆,破开全是白粉。极为细腻,是旧时作妇女化妆 粉的好材料,北京就叫“茉莉花粉”。《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喜出望外平儿理妆》中 写宝玉服侍平儿化妆云:
将一个宣窑瓷盘揭开,里面盛着一排十根玉簪花棒,拈 了一根递与平儿。又笑向他道:“这不是铅粉,这是紫茉莉 花种,研碎了兑上香料制的。”平儿倒掌上看时,果见轻白 红香,四样具美,摊在面上也容易匀净,且能润泽肌肤,不 似别的粉轻重涩滞。
这是《红楼梦》中的一小段旖旎文字,却是和茉莉有关的。这里在宝玉口中说是“ 紫茉莉”,。《花镜》中有著录,但《花镜》在介绍中却和我现在种的草茉莉,好多地 方都不一致。如说“似茉莉而色红紫”,实际花形和木本茉莉完全不一样。说“清晨放 花.午后即敛”,也不尽然,因为我种的在太阳落山时,却又在开花,和夜来香一样, 到晚间香更甚。在注解中说是“多年生草本”,也不对,因“春实频繁,春天下子即生 ”,说明它是“一年生草本”,而非多年生草本,不是宿根的。在植物学分类中,木本 属木樨科小灌木,草本属紫茉莉科。本身即是一科。不过从植物分科中可以看出这原是 两种东西。 木本茉莉来自波斯,《本草纲目》说它是由海路从波斯移植海南的。后来云南、广 东入广为栽种,《草木状》写作“末莉”,《洛阳名园记》写作“抹厉”,佛经作“抹 利”,《王龟龄集》作“没利”,洪迈书中作“末丽”,并没有标准写法,实际上都只 是译音。 我小时在北京,所住花园及各大公园很少见过茉莉花;或者有,也不大注意。只是 买茶叶,北京人讲究喝花茶,叫茉莉双薰,是最好的。都是江南的茶叶运到北京,再在 茶局子用鲜茉莉花薰焙的。买茶叶时,好一点的茶叶,买回来打开纸包一看,除混在茶 叶中的已发黄枯茉莉花外,总要加几朵雪白带着绿蒂的鲜茉莉。小时总爱拣出一两朵, 放在手心中闻香,那倒是真香。至于盆中正开放着的茉莉,则在一些著名茶叶铺如大栅 栏东鸿记、张一元等店中有时看到。这些大茶铺柜台外面两边都摆着花梨紫檀的八仙桌 、太师椅,挂着名人书画,桌上照例摆一盆鲜花,冬天红梅、碧桃、山茶,夏天茉莉、 栀子等,因而在这种店中可以欣赏盆栽茉莉。 茉莉是热带花木,不要说在北京。在江南也是在户外过不了冬的。四十年前第一次 到苏州逛虎丘,看到大面积数不清的温室,都是种茉莉花的。且均是盆栽,一尺来高。 据《花镜》中说,广东一带有三四尺高的,在江南是看不到的。据说有藤本的,我没有 见过。李渔《闲情偶寄》说:“欲艺此花,必求木本;藤本一样着花,但苦经年即死。 ”藤本茉莉没有见过,可能因其“经年即死”,现在已没有人种了。 人说茉莉花是为女人生的。说别的花白天开,而茉莉却是夜间开。《本草纲目》说 ;“其花皆夜开,芬香可爱。女人穿为首饰,或合面香,亦可薰茶。或蒸取液以代蔷薇 水。” 简单地说。茉莉是一种强烈植物芳香剂。我想那么些种茉莉的花农,最大的出息就 是卖给茶厂薰茶叶。至于到了夏天,花贩们编成花环和白兰花一起,卖给妇女们簪头、 挂在衣襟上等等,则完全是为了闻香了。李笠翁说:“茉莉一花,单为助妆而设,其天 生以媚妇人者乎?是花皆晓开,此独暮开。暮开者,使人不得把玩,秘之以待晓妆也。 愿花蒂上皆无孔,此独有孔。有孔者,非此不能受簪......” 所说蒂上有孔,也是很奇怪的。这一点我从未仔细观察过。但其香味浓郁,是十分 迷人的。余澹心《板桥杂记》云:“至日亭午,则提篮挈榼,高声唱卖逼汗草、茉莉花 ......盖此花苞于日中,开于枕上,真媚夜之淫葩、殢人之妖草也。建兰则大雅不群.. ....所谓王者之香、湘君之佩,岂淫葩妖草所可比缀乎?” 同样是花,余澹心以之比建兰,香味都很浓,却格调迥不同矣。 去年我在附近花店,见有卖盆栽茉莉的,六元一盆,本想买一盆闻闻香。但搬回来 很费劲,而且又怕养不好很快便养死了,不是白花钱吗?还是看看妻子种的草茉莉吧。 劳人草草,也只配看看“草花”,好花留待给高贵的人们去看罢。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