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牵牛花什么时候种啊?
 |  
                                                |  |  |  
                                                | 
 
 
 梅兰芳先生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曾详细讲述了种牵牛花的经
 历和经验。其中特别提到日本最讲究养牵牛花,这是事实。
 在我国,早在6世纪初南朝的陶弘景就在《名医别录》中记载了
 牵牛花。牵牛花的花子是利小便的药物,又名“黑白丑”。牵牛花子
 作为药物在唐代传到日本,也就是日本的奈良时代,距今约1000多年
 了。
 原生的牵牛花,花径不大(约3~4厘米),花色也只有蓝和紫红
 两种,直到清初陈吴子的《花镜》中记载的牵牛花也仍然只有这两种,
 没有什么发展。但是传到日本后,经过园艺家们的培育开始出现变种。
 在日本宽文四年(1664年)的手抄本《花坛纲目》中已有了白色的牵
 牛花品种。此后又陆续培育出其他花色的变种。梅先生在齐如山先生
 家中看到的赭石色、灰(鼠)色的牵牛花在1815年已在日本出现。与
 此同时日本出现了若干种牵牛花的专著。
 日本文化12年(1815年),出版了壶天堂主人著、森春溪画的
 《花坛朝颜通》(牵牛花的日本名是朝颜),其中记载了180余种牵
 牛花。在1817年出版的另一本书中则记录了500种牵牛花。1818年出
 版的《牵牛花水镜》记录了46种叶形和47种花态,并记述了栽培的方
 法。这是牵牛花在日本发展的第一时期,后来由于日本的大火灾和饥
 荒而进入低潮。
 1855年前后,日本的牵牛花培育处于黄金时代,日本各界人士热
 衷于培育牵牛花,彼此争奇斗艳。这时培育出了狮子、牡丹等珍贵的
 牵牛花新品种。花和叶都发生了奇异的变态。同时还出版了一批记录
 变种牵牛花的专著。
 到了20世纪初,日本进入科学研究牵牛花的第三时期。首先,明
 治17年在大阪成立了浪花牵牛社,并在府立博物馆举行牵牛花评比会。
 此后在日本各地纷纷成立了研究会。这时培育出了以双卵圆形子叶为
 特征的大花品种,其花径可达20厘米以上!在这阶段,约有20位日本
 的遗传学家对牵牛花的遗传因子进行了详尽的研究。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牵牛花的研究和培育再度受到破坏,战后又
 开始新的发展。1958年,日本国立遗传研究所出版了《原色朝颜图
 鉴》,这是一部关于牵牛花的科学专著,对于牵牛花在日本的发展史、
 品种、遗传因子、栽培经验等都作了详尽介绍。
 日本培育的牵牛花新种也不断传回我国,并且促进了我国的研究
 工作。梅先生青年时代实际上是组织了中国的牵牛花研究会,一方面
 吸收日本经验,一方面自己培育新种,经常进行展览评比。
 梅先生在文中介绍了栽培要点,下面作一些补充说明:
 科学种植牵牛花,必须用盆栽。这样既便于科学管理,又便于展
 览评比,还便于保证优良品种的采种。
 1.育苗:牵牛花子发芽温度为20~30℃,一般在四月末五月初
 播种(南方还可以提前),按品种分行播在细沙土苗床中,湿度适中
 时大约10天左右萌发。大约再过10天左右,子叶完全张开。待真叶刚
 刚萌发时,就应移栽入小盆中,过早苗弱,过迟伤根,都不利于以后
 的发育。小盆上应作好标记,注明品种。
 2.定植:小盆中的幼苗长出两三片真叶后,此时根系已发展好,
 即可定植在中盆中,并预先加好底肥。正如梅先生所说,牵牛花不怕
 重肥,可以用马掌、熟麻渣等作底肥。牵牛花的根系发展需要温度,
 据日本研究者认为,用黑盆比用红盆吸热好。要经常转盆使阳光照射
 均匀,使根系发展完备。
 3.摘心:牵牛花的真叶长出三四片后,中心开始生蔓,这时应
 该摘除。第一次摘心后,叶腋间又生枝蔓,待枝蔓生出三四片叶后,
 再次摘心,同时结合整形。每次摘心后都应追肥,所用肥料和菊花用
 的追肥类似。注意不使肥水和泥浆沾污叶片(包括子叶),以免叶片
 脱落。枝蔓成长后即进入花期(一般在定植后一个月),理想的情况
 是枝蔓的第一叶又生腋芽,第二和第三叶的叶腋发出花苞。待花苞成
 形后,可将花苞的托叶摘掉,以利花苞发展。为保证养分充分供应花
 苞而开出大而艳丽的花朵,还可以除掉一些花苞,培育独朵的花,就
 像培育品种菊一样。开过花后要将残花摘掉,不使其作子,以免影响
 下一批花的营养。当然,三四批花开过后,腋芽丛生,就难以控制了。
 一般品种可改地栽,优良品种则准备留种。
 4.留种:好的品种一定要留好种子,待入秋成熟后取种分类标注
 保存。如出现变种,更应加意留存。牵牛花的杂交在选好母本和父本
 后,在开花的前一天黄昏将花苞上端剪去,然后除去雄蕊,用蜡纸袋
 包扎。第二天清晨取下蜡纸袋,用父本的雄蕊进行人工授粉,然后再
 用蜡纸袋包扎,一二周后可除去蜡纸袋,但授粉的子包一定要作好标
 记,作好记录。翌年要把所杂交的全部种子种好,待开花后看成果,
 由之可以研究各种遗传因子的作用。
 有经验的牵牛花爱好者可以根据子叶的形状分出优劣,以便早期
 除去劣种。他们还能根据幼茎的颜色估计出花色来,如白青色为白色
 花,深紫色为紫色花等等。子叶形状异样,真叶形状异样,花的形状
 也异样。
 在日本培育的优良品种中,最名贵的是狮子牡丹,花形也不是喇
 叭形,而是呈多片丝状。另外,普遍推广的大花品种,子叶一般为双
 卵圆形,花径可达20厘米以上。还有一类矮种牵牛花,花形像桔梗。
 日本国立遗传研究所应用的牵牛花的原种是北京天坛的野牵牛花。
 花卉爱好者们不妨试种牵牛花,相信不久我们也会培育出中国的新品
 种的。
 
 【 在 Lycoris (Lycoris)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过一段时间吧。现在还是太冷了。
 
 
 
 |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