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南京旅游不能错过植物园
|
|
|
秋游南京的理由太多,一是南京的秋天很短,夏季的燥热与冬季的清冷向来只相隔一线,所以要抓紧时间去欣赏。二是南京有太多的招牌,中山陵以豪华和气势见长,玄武湖以绚丽的湖光山色夺人眼球,三是南京人太懒散,放着大好时光,一定要去游玩,然后发生点什么…… 但是,秋天去植物园的理由只有一个,有且只有一个——看落叶,看那一字排开金黄色的银杏树,看银杏金黄的叶子铺满整条道路。只是,昨夜南京竟然都开始飘雪了,我们是不是已经错过了植物园最美的时候? 那一抹金黄灿烂 11月份的中山植物园早已是满园秋色,榉树、黄连木、水杉、池杉、钱松等彩叶树种,早已换上了秋天的盛装。满园阑珊的枫香、榆树与乌桕,满地铺陈着湿润的殷红、浅灰与淡褐色。行走在空旷的园子里,脚下踩着堆积的厚厚的树叶,沙沙作响,间或传来清脆的鸟鸣。 园子里的空气湿漉漉的,带着泥土的气息。阴天,太阳光线很弱,大片的树林笼罩着一层淡青色的薄雾。秋天,行走在这个凉凉的、静静的园子里,就这样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鸟鸣,欣赏每一棵树,每一种颜色。当你以为这就是植物园的全部的时候,你一定错过了点什么。有一抹金黄色,你怎么能错过? 这世上再也不会有一种树像银杏这么高贵。在经历了春华秋实之后,依然可以拥有这么绚烂的金黄色。如果说,焦黄的梧桐叶是深沉的,猩红的枫叶是伤感的,那么金黄的银杏叶一定是顽皮的。 大风吹来,银杏叶纷纷落下,像一个个训练有素的伞兵,更像一只只可爱的黄色蝴蝶互相追逐着,嬉戏着。植物园的银杏树下,总是孩子的天堂。一片片鲜黄的娇小叶子像和孩子捉迷藏一样,本来以为就要抓到手了,又随风飘到了远处。 落羽杉的美丽误会 深圳的媒体曾经报过一片稿子,说有市民反映当地某公园里枯死了一大片树木,但最终,媒体发现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那是一片落羽杉林,到了深秋时节,它们就会落叶,整棵树都会落光叶子,看起来就像枯死了一样。 在中山植物园的松柏园里,正有这么一片落羽杉林,能让我们在每年深秋,轻易地见到深圳人难得一见的落叶景观。 正如它的名字说一样,落羽杉的叶子很像是鸟的羽毛。这种一到深秋就完全变成褐红色的叶子,单独看并不动人,甚至也没有什么美可言。但,一旦它们落下,整个铺满了地面,你就能看到一种特别的美:树干枝条是褐色,光秃秃的,但这并不难看,而体现出另外一种美——线条美;树叶是满地的,一片褐红色,像是一块大地毯又或是一片纯粹的背景,映衬着树干刚劲的线条。 这时候,走进这片杉林是极其安静的,只听得脚踏落叶“沙沙”的声音,那样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大自然是那么的鲜活,而秋天是如此的接近。 “长枪短炮”的红枫岗 中山植物园的红枫岗,目前已经是全国摄影爱好者皆知的“秋拍”胜地。每年11月底到12月上旬,等到冷空气过后,这边的枫树、槭树便会变幻出五颜六色的叶子,美不胜收。 按理说,在南京看枫叶,栖霞山是最有名气的,但中山植物园的红枫岗,却不知何时抢了风头。按照摄影爱好者的说法,此处的景致大约是在2007年被“挖掘”出来的,由于树种集中,又种在山岗上,对于摄影来说,这样的地貌、环境都异常完美。 中山植物园的摄影师田松沪,每年都要去红枫岗上拍枫叶,以往每年都是寂寞的,但这两年,却让他有点兴奋。“毕竟,那种一大早整片山岗上,就架满了长枪短炮的场景,是不多见的。” “我特地问了,近一点的是上海、浙江的人,远一点的是广东人。上海人、浙江人是自己开车来或者集体包车来的,而广东人居然是特地坐飞机来的。”田松沪很惊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到深秋,一些摄影网站的主页上,竟然也贴上了植物园红枫岗的照片。 “不过,这个地方确实很美,想想也并不奇怪。” 捡核桃的馋老头 春华秋实,中山植物园的秋天,也孕育了众多知名或是不知名的果实。譬如在植物园北园中,成熟的银杏果和山核桃,每年在这个时候都会吸引无数馋嘴的人。 上周,去植物园的时候,天空正下着蒙蒙细雨,但这并没有阻挡一些老人的热情。他们大多提着塑料袋,埋着头,用脚在满地的银杏叶中踢踏,偶尔间,会弯下腰去,准确地从金黄的枯叶中,拣出一枚白中带灰的银杏果,然后淡然地放入袋中,继续转悠。 “拾点白果,也只是好玩!”一位大妈笑着说,来这儿的人,大多都是冲着植物园里种着的“美国山核桃”去的。“美国山核桃”并不好认,这种树看上去更像是高大的槐树,但来此的老人们都认得很清楚。 “这里有新闻。”得知我是记者,大妈笑了。她说,前几天,冷空气刚来的时候,植物园里挤满了来捡山核桃的老头老太。“很多都是有身份的人,也跑来一起捡,一个老头捡了十几斤,开心哦!” 大妈的笑谈,让我长了不少见识。原来,山核桃长得很高,平时是捡不到的,只有等到每年深秋,第一波冷空气带来大风后,那些挂在高高枝头上的果子,才能被吹落下来,才能让人捡个尽兴。“那个捡的最多的馋老头,他就有经验,一看到刮风,大早就跑来了。” 于是,上周的那一场冷空气后,很多人是开心的。譬如住在植物园里,搞研究的农大植物学系的研究生们,每年这个时候,他们也会惦记着园子里的山核桃。有个同学说,听到上周那天晚上刮大风,他们很多人连觉也不睡了,拿着电筒就往核桃树下跑,果然大有收获。 “也并不是每年都有这么大的热情。”研究生们都知道,这山核桃结果是一年多一年少。“今年结果多,明年就少了,我们也不捡了。”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