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篦子三尖杉
|
|
|
【学 名】 Cephalotaxus oliveri Mast. 【中文学名】 篦子三尖杉 【科 别】 Cephalotaxaceae 三尖杉科 【濒危类别】 渐危 【保护级别】 2级 【现 状】 星散分布于亚热带低山至中山地带,因森林砍伐,雌雄异株,结实少,更新困难,资源急剧减少 【分布省县】 江西南丰,铜鼓;湖北长阳;湖南东安;广东仁化;广西龙胜,荔浦;贵州梵净山,黎平;四川南川,峨眉山;云南云龙,禄劝,文山 【分布描述】 江西东部,西北部;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至东南部;湖北西南部;贵州北部,东南部; 四川东南部,中部;云南西部,中部,东南部,越南北部 【气候类型】 【海拔(M)】 【平 均 温】 【年降水量】 1300-1600 【土壤PH值】 5-5.5 【土壤类型】 山地黄壤 【地形特征】 亚热带低山至中山地带 【生态特征】 耐荫,喜温凉湿润,多生于山谷,溪旁的常绿阔叶林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群落特征】 种子落地后靠阔叶树落叶复盖 【伴 生 种】 【花 期】 3-4 【果 期】 9-10 【科研价值】 对研究古植物区系和三尖杉属系统分类有意义 【经济价值】 叶,枝,种子,根可提取多种植物碱,对治疗白血病及淋巴内瘤有疗效 【保护措施】 应列为保护对象,保护好母树及生境,并进行人工栽培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栽培要求】 搓去假种皮,凉干后润砂贮藏一年,幼苗出土后适当遮荫,2-3年定植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