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铜钵村(北纬25"10"41.4",东经116"58"34.9")
大客户客服电话:18950888550(优先)、18950888778; 零售客服电话:18039897890 客服QQ:18039897890
跳过导航链接
未登录 § 更改密码 | 登录  




   吴茱萸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2.5~8m。幼枝、叶轴、叶柄及花序均被黄褐色长柔毛。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11,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4cm,宽2~6cm,上面疏生毛,下面密被白色长柔毛,有透明腺点。花单性异株,密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骨突果紫红色,有粗大腺点,每果含种子1粒。花期6~8月,果期9~10月。

本品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质硬而脆,横切面可见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2粒。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拼音名】

Wu zhu yu
  
【别名】

吴萸(《草木便方》)、左力(《南宁市药物志》)。吴茱萸 ,又名:辣子、臭辣子树、气辣子、曲药子、茶辣
  
【英文名】

Medcinal Evodia Fruit
  
【拉丁名】

药材Fructus Evodiae原植物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处方名】

吴茱萸、吴萸、吴芋、吴于、吴萸子、吴于子、淡吴萸、炙吴萸、炒吴萸、黄连炒吴萸、姜汁炒吴萸、盐炒吴萸等 处方中写吴茱萸、吴萸、吴芋、吴于、吴萸子、吴于子等均指生吴茱萸。为原药材去杂质生用入药者。 淡吴萸又名泡吴萸。系原药材经开水或甘草水浸泡,漂洗后晒干入药者。 炙吴萸为净吴萸用甘草汤浸泡,待吸尽汤液,用微火焙干入药者。 炒吴萸为净吴萸用文火炒至发泡,较原色稍深为度者。 黄连炒吴萸为净吴萸用黄连汁拌炒者。 姜汁炒吴萸为净吴萸用姜汁拌炒者。 盐炒吴萸为净吴萸用盐水拌炒者。 醋炒吴萸为净吴萸用醋拌炒者。
  
【商品名】

常吴萸:产于贵州铜仁、镇远一带,旧时集散于湖南常德者。粒子均匀,很少开裂,色碧绿,气味浓烈,品质最优。 川吴萸:产于四川、陕西者。品质稍次。 吴萸或吴茱萸:本品各品种的统称。以果实饱满、色绿、香气浓、无杂质者为佳。
  
【中药配伍】

《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恶丹参、消石、白垩。畏紫石英。”配黄连,清肝和胃;配党参,温中补气;配五味子,温敛固涩。配当归,温经治血,调经止痛。配木瓜,和胃化湿、温中止痛。
  
【药性说明】

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燥烈,长于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凡肝胃虚寒气逆及下焦寒湿脚气等证均为要药。
  
【功效】

1.散寒止痛 本品能温散寒邪,可用于治疗胃寒腹痛、寒疝疼痛、肝寒头痛等多种因寒引起的疼痛。 2.降逆止呕 可用于肝寒犯胃引起的呕吐、口淡,亦可治疗肝火犯胃、胃气上逆的胁痛、呕吐酸水。常配黄连泻火,用本品降逆和反佐。 3.温脾肾止泻 多用于脾肾阳虚的五更泄泻,处方如四神丸。
  
【用途】

1,疏肝下气,温中散寒:适用于肝胃虚寒证。 1)寒滞肝脉,寒疝腹痛。 2)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之厥阴巅顶头痛。 3)脾肾阳虚,五更泻。 4)伍黄连可治 肝火犯胃,胁痛吞酸。 2,燥湿:可治寒湿脚气疼痛;或脚气冲心,胀闷欲死等症。
  
【主治】

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外用:蒸热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1.治疗高血压病:宁氏制胶压散方用胆制吴茱萸500g,龙胆草醇提取物6g,硫磺、朱砂各50g,醋制白矾100g,环戌甲噻唪175mg,共研极细末每次200mg左右,倒入脐窝覆盖棉球,胶布固定,每周更换1次,1月为1疗程。(《浙江中医药》1986;21(6):282) 2.治疗溃疡性口腔炎:以吴茱萸粉加适量醋,调成糊状,置于清洁布上,分别包在两脚涌泉穴及其周围,24小时后取下。(《中药学》颜正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375页) 3.治疗湿疹:吴茱萸30g(炒)、乌贼骨20g、硫黄6g,共研细末备用。患处渗出液多者撒干粉,无渗出液者用蓖麻油或猪板油化开调抹,隔日1次,上药后用纱布包扎。(《中药学》第375页) 1.脘胶冷痛:吴茱萸3g,干姜6g,木香、香吩、陈皮各9g,水煎服。 2.寒癌疼痛:吴茱萸、木香各3g,小茴香6g,川辣子、乌药各9g,水煎服。 3.胃寒呕吐吞酸:吴茱萸、炮姜各9g,研粉,每次3g,冲服。 4. 脾肾虚冷、五更泻等:吴茱萸38,肉豆蔻6g,五味子、补骨脂各9g,水煎服。 5.高血压:本品60g,研末,酯调外敷脚心12—24小时。可以降压。 6.湿疹、神经性皮炎、口腔溃疡、黄水疮等:可与其他药配伍应用。
  
【注意事项】

本品辛热燥烈,易损气动火,故不宜过量久服,阴虚有热者忌用。 大量应用可引起视力障碍、错觉等。阴虚火旺者忌服。《本草蒙筌》:“肠虚泄者尤忌。”《纲目》:“走气,动火,昏目,发疮。” 《本草经疏》:“呕吐吞酸属胃火者不宜用;咳逆上气,非风寒外邪及冷痰宿水所致者不宜用;腹痛属血虚有火者不宜用;赤白下痢,因暑邪入于肠胃,而非酒食生冷、停滞积垢者不宜用;小肠疝气,非骤感寒邪及初发一、二次者不宜用;霍乱转筋,由于脾胃虚弱冒暑所致,而非寒湿生冷干犯肠胃者不宜用;一切阴虚之证及五脏六腑有热无寒之人,法所咸忌。” 1.吴茱萸毒性小,常规用量服用安全。大剂量使用对中枢有兴奋作用,并可引起视力障碍及错觉。有内服30克引起中毒的个案报道,表现为腹痛、腹泻、视力障碍、错觉、毛发脱落。 2.过敏反应 有报道个别病人服用吴茱萸后引起皮疹、瘙痒等过敏现象。 3.药不对证 吴茱萸性热,多用于寒证而不宜用于热证。如肝火上炎的头痛,下焦湿热的腹泻,都不宜用本品。热证用热药,则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本草纲目》中所说的:走气、动火、昏目、发疮。另外,本品治疗肝火犯胃、胃气上逆,是按黄连10克、吴茱萸1~2克的比例组成左金丸。如误将两药按同等分量组方,则不宜治疗肝火犯胃证了。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 或疏毛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将近成熟果实。
  
【产地分布】

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华南一带和陕西等地。药材主产贵州、广西、湖南、云南、陕西、浙江、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

吴茱萸果实含挥发油为吴茱萸烯(Evoden)、罗勒烯(Ocimene)、吴茱萸内酯(Evodin)、吴茱萸内酯醇(Evodol)等 。还含吴茱萸酸(Goshuynicacid) 。又含生物碱:吴茱萸碱(Evodiamine)、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吴茱萸因碱(Wuchuyine)、羟基吴茱萸碱(Hydroxyevodiamine)、吴茱萸卡品碱(Evocarpine)。吴茱萸碱用盐酸乙醇处理即转化为异吴茱萸碱(Isoevodiamine)。还含两种中性不含氮物质:吴茱萸啶酮(Evodinone)和吴茱萸精(Evogin)。又含吴茱萸苦素(Rutaevin)。石虎果实含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羟基吴茱萸碱。尚含不饱和的酮,暂称石虎甲素(C18 H18 O6)、挥发油、花色甙和甾体化合物。未熟果实含吴茱萸碱(euodiamine)、去甲基吴茱萸碱(rutaecarpine)、吴茱萸喹酮碱(evocarpine)、羟基吴茱萸碱(hydroayevodiamine,rhetlinine)、去氢吴茱萸碱、evodiamide,及另一种生物碱吴茱萸素(wuchryine);;又含挥发油0。4%以上,油中含吴茱萸烯(evodene,即罗勒烯ocimene);此外,尚含吴茱萸内酯醇(evodol)柠檬苦素(吴茱萸内酯,limonin,evodin)。种子含脂肪酸25,其中有顺式5,8十四碳二稀酸(cis5,8tetradecadienie acid)。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所有本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