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泉古圳赏马蓝
|
|
|
天青、水绿、花很蓝 晴空如洗的大好假期,怎有不出门的理由?和老婆装备带好(就是没带午餐@@),就骑车郊游去了。本人向来随兴的很,骑上车才开始想要去哪里,心里挂念着上星期金龙产业道路上的一丛开花中的马蓝Strobilanthes cusia,所以也没跑远,就以家后山的万溪产业道路上的坪顶古圳(@@结果搞错了,是登峰圳才对)为目标,出发喽~~~ 首先到目标之一的那丛马蓝,就在个路边的小溪涧上,旺盛的植株开了不少花,发现马蓝有个很好玩的地方,就是花的方向会乱转。一般成花序的花大多朝同一边或规律的螺旋或左右的对称开,但马蓝雀开得很随意,朝上朝下朝东朝西都有,简直和我一样率性,哈哈! 拍完后再继续骑到万溪产业道路上的顶山聚落,坪顶古圳的取水水源就在这,水圳沿路蜿蜒,清澈见底的流水,长着旺盛的马藻(虾藻)Potamogeton crispus,翠叶映着粼粼波光,让人见得心情舒畅。停好车开始顺着古圳边走,经过农田、穿过森林,一路清凉绿意真是惬意。走到中后段林相比较阴湿,见到路边又有开着花的马蓝,细看之下和稍早前拍的种类好像不太一样,果然回家后比对照片中叶片的特征,水圳边长着的是台湾马蓝Strobilanthes formosanus,真棒!一趟路就见到两种漂亮的蓝色野花,加上我7月在宜兰礁溪林美磐石步道边拍到的兰崁马蓝Strobilanthes rankanensis,北台湾容易见到的三种马蓝就都到齐了! 喜好生长在亚热带潮湿环境的马蓝,曾经是台湾山边水际栽培普遍的植物,叶片浸水发酵的汁液后加入石灰凝结就是蓝靛,是旧时台湾主要的经济商品之一,蓝靛用来染蓝布制衣,利用织染技术可以创造出美丽的衣着家饰。但人工染料开发后,传统的马蓝产业就没落了。幸好现在人喜欢手作的乐趣,植物染的技术知识再度被重视,马蓝又成为植物染爱好者的最爱。要注意的是,可以制蓝的植物很多,中国传统是利用十字花科的菘蓝Isatis tinctoria 与蓼科的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制蓝,在南方省分因为适合马蓝生长才使用,所以青出于蓝这个成语不一定适合套在马蓝上,而蓝、大青等名词,也常常混用在这几种植物,爱花人在研究学习时要特别注意。以下是台湾北部常见的三种马蓝属植物的介绍,请爱花人欣赏~~~ 以上的照片都是马蓝 马蓝 学名:Strobilanthes cusia 英名:Assam Indigo、Chinese Rain Bell、Pink Strobilanthes、Vein Leaf Acanthus 日名:リュウキュウアイ(琉球蓝) 简介:爵床科马蓝属的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广泛分布南亚、东南亚至东亚温暖地区,台湾中、北部低、中海拔山区都有。喜好高湿度环境,常生长在林缘或溪涧边。茎直立略呈方形,嫩茎有毛,株高1~2m。对生长椭圆或卵形叶片,叶缘有锯齿,叶面有光亮感且具明显叶脉,叶长7~20cm,宽3~8cm。花穗状排列,花两两对生歪筒状,裂片5枚,末端凹入。花蓝紫或粉红色。开花期秋至冬季。叶片是制蓝主要原料,根部可入药,称为南板蓝根。 . 台湾马蓝 学名:Strobilanthes formosanus 英名:Taiwan Strobilanthes 日名:ヤマアイモドキ(山蓝拟) 简介:爵床科马蓝属的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台湾特有种,分布北部低海拔山区潮湿森林中。茎直立有长硬毛,株高30~100 cm。对生椭圆形或披针形叶,叶缘有锯齿,叶两面有毛,叶长7~14 cm、宽2~4 cm,基部渐狭。聚伞花序,花歪筒状,裂片5,末端微凹,花色浅蓝,花径约2~3 cm,开花期秋至春季。 . 兰崁马蓝 学名:Strobilanthes rankanensis 英名:Rankan Strobilanthes 日名:コバノアリサンアイ(小叶阿里山蓝) 简介:爵床科马蓝属的多年生草本,台湾特有种,分布中部中海拔山区以及东部海岸山脉的潮湿森林中,种名rankanensis 为纪念标本采集地宜兰县南澳乡的兰崁山,所以将本植物写为兰嵌或蓝嵌都是不正确的。植株低矮匍匐生长,株高约10~20 cm。对生叶卵形或椭圆形,长2~5 cm、宽2~3cm,叶光滑或有疏毛,单花自叶腋开出,花钟形,浅蓝色有白色脉纹。开花期春末至夏季。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