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夏蜀葵高
|
|
|
一丈红 蜀葵原产中国西南地区,古代为蜀地,植物分类属于锦葵科古人称为「葵」一类的植物,所以便称为蜀葵。高耸挺立的植株,红艳华丽的花朵,让她在中国自古就被栽培观赏,且博得「一丈红」的美名。古代一丈约等于现在的3m多,蜀葵要长到1层楼高绝对没问题。难怪古人作诗为众卉抱不平的说「不羡蜀葵高」,哈哈~~一般花卉想要超越蜀葵还真难。蜀葵有个特殊的习性,就是很不容易分枝,养分全部供应到单一茎上,所以茎得以茁壮伸长。花开于叶腋,所以随着茎伸展,花朵也就步步高升,颇有吉祥寓意,难怪古人喜欢种。但就是因为太高,使她在公寓大楼型的都市环境不容易施展手脚,如果要栽培欣赏蜀葵,得要直接种在地上才好,且建议靠墙篱种植或立支柱,才不会让枝条被大风吹折。 经过交配育种,蜀葵的花色不仅只有红色,红色系的花变成从白到黑(深紫红)都有,且花形除了接近原种的单瓣大花之外,重瓣与更好看的单瓣与重瓣组合成的复层花形最漂亮。单一花瓣的造型也有变化,瓣缘深缺刻、浅缺刻都有,还有让花朵更加华丽的荷叶边波浪卷。只是重瓣品种的遗传不是很稳定,即使是买重瓣的种子来播种,仍有一定的机率会长出单瓣的来。幸好花朵大,不论单瓣、重瓣都有可看性。白的素雅,黄的温婉,红紫色的则是豪华艳丽。古人借花明志,唐朝武元衡就作过一首咏白蜀葵的诗,有爱白色花的爱花人,快抄啊~~ 冉冉众芳歇,亭亭虚室前。敷荣时已背,幽赏地宜偏。 红艳世方重,素华徒可怜。何当君子愿,知不竞喧妍。 《宜阳所居白蜀葵答咏柬诸公》 蜀葵在花市中一直存在,但市况并不是很好。原因在于花市贩售的植株,大多只30~50㎝高,此时才开始开花,花朵矮矮的且被叶子遮掩,若是不认是她的人,很难吸引人将她买回去。而且蜀葵极不耐移植,买回的盆栽如果去盆改种地上,很容易让整株缺水枯萎。所以有机会在公园、路旁或田野间看到高高的蜀葵,绝大多数是使用播种法自行繁殖的。几年前去过一趟大连,中午在某家餐厅吃饭。一到店门口,几乎所有人都拿出照相机拍照,原因是门口一大片蜀葵花煞是壮观。上百只亭亭直立的花,将整家店簇拥得红艳当户、喜事盈门。我想店家一定很得意,顾客也乐于好花迎宾吧!日前看到报导说,台南学甲有人在农田撒种蜀葵后让人欣赏,看到照片只能赞叹真是美啊! 栽培上要注意水分与养分的充足供应,种植介质建议要拌入基肥来打好根基。随着植株生长,开始开花时可以补充液体开花肥。做得到的话,凋谢的花朵要随手摘除,以免残花影响美观并有机会诱发灰霉病。虫害要注意红蜘蛛、粉介壳虫与卷叶蛾。如果种过洛神花或黄秋葵的话,来种蜀葵会非常得心应手,毕竟这都是锦葵科的植物,而且植株型态差不多。蜀葵可以自行采种留用,只是采下来种子会变成什么像的花朵很难说,绝大多数会反祖为单瓣花。如果想要持续欣赏美丽的重瓣花,还是得乖乖买种子回来种。 蜀葵 学名:Alcea rosea(Althaea × cultorum) 英名:Hollyhock 日名:タチアオイ(立葵)、カラアオイ(唐葵、蜀葵) 简介:锦葵科蜀葵属的一/二年生草本,原产中国华南各省,亦有学者认为,是是原产土耳其的刺毛蜀葵Althaea setosa 与原产东欧的白蜀葵Althaea pallida 天然杂交种。全株有星状毛。茎直立,基本上不分枝,高度2~3m。互生圆形或掌状裂叶,裂片5~7,叶长6~15㎝,叶缘有圆锯齿。花开于叶腋,花径6~10㎝,基本5瓣,有重瓣与半重瓣等品种,花瓣全缘,或有缺刻与波浪折边。花色白、黄、浅橘、粉红、紫红、紫、红、黑…等。开花期春至夏季。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