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我雏菊真面目
|
|
|
楚楚可怜的小菊花 我发现台湾花卉界(包括花艺界)有个怪现象,就是把认识不认识的小菊花统统叫「雏菊」。吼~~真想翻桌啦┴─┴︵︵︵╰(‵□′╰)。什么都叫雏菊,那遇到真正的雏菊该怎么办?我想到巷口、夜市那些「正宗」、「台湾第一家」、「元祖老字号」、「创始店」那些字样不要套在真正的雏菊身上才好。我知道会这样乱的原因应该出在英文的Daisy 上,英文中Daisy 就是指雏菊,其他菊科的花卉可能套上Daisy,取为Africa Daisy、Ox-eye Daisy、Globe Daisy 之类的,难怪大家会被搞糊涂。 来,真正的雏菊长这样~~根出叶,叶子有点像小白菜或菠菜幼苗的感觉,花梗短短小小的,一般就比叶子还要高一些而已。花序直径只有1.5~3㎝左右,大约是5块钱或10块钱铜板大。园艺品种大多是舌状花变成管状的品种,有的好几层甚至全部都是管状花的「重瓣」品种,只有一层的「单瓣」种较少见,花色有白与粉红。花市有卖,都在凉季上市,是用黑软盆的草花苗,较格很低廉。只是看到这里爱花人都会纳闷有这种花吗?当然有,只是人们的目光都被姹紫嫣红、亮黄浓橘的其他花大且艳丽的草花给吸引过去了,怎会注意到这楚楚可怜的小花儿? 雏菊中文名字源自日本,这一属植物在日本明治时代就已经引进日本,并在北海道等冷凉的地区成为归化植物。日文会取为「雏菊ヒナギク」有几个解释,一是在冷凉气候区雏菊盛花期是3~5月,逢日本3月3日(也有地方过4月3日)的传统节日「雏祭り」 ;另一说是雏菊的花朵,像雏祭时有女孩的家中摆放的「雏人形」一样可爱。还有一个就很单纯以字义来说,作为幼鸟解释的「雏」字,在日文中还有小的、可爱的意思。所以雏菊就是小小的、可爱的菊花,也不用扯到雏祭、雏人形去了!这点和雏菊的属名相符,Bellis 源自于拉丁文的Bella,就是美丽、可爱、漂亮的意思,这么楚楚动人的小花,不论中外都有一致的看法。 只是适应性强与耐修剪(因为生长点很低,割草机割不到所以很容易再生)的特性,让她成为草坪中的顾人怨杂草。我在英国就拍过草地上的野生雏菊,其实当作花来欣赏也不错。只是看资料知道她早已入侵北美与澳洲、日韩等地,就觉得这样其实也不太好。和台湾四处可见的紫花酢浆草、大花鬼针草、紫花藿香蓟一样,入侵后满地都是外来的野花,可想他们对于本地野花的排挤与竞争,这实在不是我们所乐见的。 雏菊 学名:Bellis perennis 英名:Daisy、Common Daisy、Lawn Daisy、English Daisy 日名:ヒナギク(雏菊)、チョウメイギク(长命菊)、エンメイギク(延命菊)、デージー、デイジー 简介:菊科雏菊属的多生草本,园艺栽培多最为一年生使用。原产欧洲各地,现已归化大洋洲、北美洲及亚洲温带气后区。根出叶,植株从基部丛生,株高约10~20㎝。卵形或匙形叶片,叶长约5~10㎝。舌状花白色或粉红色,管状花黄色,园艺栽培大多是舌状花变成管状的品种。植株不耐湿热,大多于冬春季上市贩售,台湾开花期大约12~4月。繁殖采用播种或分株法。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