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 葫 芦
|
|
|
水 葫 芦 张鲁归 据报载,由于水质的富营养化,使江浙一带的水葫芦大量繁殖,从而形成苏州河、 黄浦江上的“绿潮”,不但影响市容观瞻,而且影响船舶通行。寒流袭击申城后,这些 水葫芦虽然冻烂下沉,但环境专家担忧明年的水葫芦会更加疯狂生长。 水葫芦,又名凤眼莲、凤眼蓝,为雨久花科凤眼莲,属漂浮性草本植物,因叶柄基 部膨大呈葫芦状而名。膨大的气囊内部充满空气,因而使植株漂浮于水面。 水葫芦原产南美。十九世纪时,一位西方传教士见这种植物艳丽奇特,便带了几棵 放入非洲的刚果河。最初,当地人见到水葫芦的美丽花朵十分惊喜,但很快即高兴不起 来了。因为水葫芦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它们以8—10天增长一倍的速度繁殖,很快地使河 道阻塞,严重威胁船舶航行和水力发电,连鱼类也深受其害,因而被称为“水中恶魔” 。 但水葫芦决非是一无是处,它有着出众的净化能力,能够吸收水中的汞、铅、镉、 镍、磷、苯和酚等有毒物质并将其分解成无害物质。因此,美国专门在宾夕法尼亚州的 核电厂区修建了一个巨大的蓄水库栽养水葫芦,让其吸收极微量的核泄漏物。 水葫芦切碎后还可以作家畜、家禽的饲料,打浆后可作鱼的饲料。在马来西亚,人 们还将其嫩叶、叶柄和花作蔬菜,据说味道十分清香可口。
|
本产品其它图片(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
|
所有本类产品
|
|
|
|